】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網絡熱詞
http://www.CRNTT.com   2020-05-21 11:15:20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從網課輔導、在線問診到線上招聘、電子健康碼,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智慧服務的背後,是看不見的新型基礎設施在支撐。那麼,什麼是新基建?

  一次產業革命,一代基礎設施

  記者:不久前,黨中央就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部署。新基建也成為網絡熱詞。該如何認識新基建呢?

  安筱鵬:要說清楚新基建,需要具備歷史觀、全局觀和未來觀。回顧工業革命的歷史進程、基礎設施的發展史可以發現:每一次產業革命都帶來了新一代的基礎設施。從兩百多年的工業發展歷史進程來看,每一次產業革命大概有45-60年的時間,大都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基礎設施安裝期和拓展期。前期的20-30年是基礎設施的安裝期,後20-30年是拓展期。

  劉鬆:我們現在正經歷信息技術革命。從1971年到現在有三個發展階段,即信息化記錄、消費互聯網、信息技術革命2.0。從1971年英特爾發明微處理器開始,到Wintel,再到2000年,這30年是一個信息化記錄的時代。之後的20年,跟前面30年不太一樣。工業時代的變革迭代可能三五十年一次,到了信息時代基本上縮短到了十年八年。過去的20年,我們經歷了兩個時代,一個是由智能手機帶來的消費互聯網時代,一個是以大數據迸發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加上5G、物聯網等為標誌的時代。再往後看,到2030年甚至到2035年,可能是第三波浪潮。

  呂本富:我們可以把視野放得更廣一點,為什麼經濟處於下行周期時,往往要做大規模基建?從基建經濟學看,這時資本是最便宜的,做基建的成本也最低。當前,我國面臨搶占新工業革命主導權的機遇期,培育壯大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攻關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恢復期叠加的挑戰,正是做新基建的時候。

  基礎設施概念在不斷演進

  記者:伴隨生產力提升,社會基礎設施也在產生變化。農業時代的基礎設施以水利為代表;工業時代的基礎設施以“鐵公機”、電網為代表。基礎設施的概念在歷史中不斷演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