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台制華”與“以芯制台”:美國“台灣科技牌”的邏輯與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23-07-31 00:16:02


美國對華科技戰和“以芯制台”無法實現美國的全球價值鏈“鏈主”預期
  中評社╱題:“‘以台制華’與‘以芯制台’:美國‘台灣科技牌’的邏輯與方式” 作者:李應博(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

  【摘要】當前,世界地緣經濟與國際政治因素導致大國科技博弈態勢嚴峻。美國“以台制華”的戰略重心從傳統地緣政治、軍事領域拓展到經貿、科技和全球價值鏈領域。美國對華科技戰背後是美國試圖主導全球技術霸權,實現全球價值鏈控制的政治導向。集成電路是台灣產業體系中最具全球競爭力的支柱產業,也是兩岸產業科技中聯結最為緊密的關鍵領域。美國通過強制介入台灣集成電路企業研發、投資、經營和貿易活動,達到“以芯制華”、“以台制華”和掌握全球價值鏈以及戰略科技領域主導權的目的。對此,本文重點分析了美國的“台灣科技牌”的邏輯與方式,及其產生的可能結果。

  當前,世界地緣經濟與國際政治因素仍舊錯綜複雜,大國科技博弈態勢嚴峻,技術成為國際權力結構變化中的新要素。為維繫在世界政治經濟體系中的霸權角色,美國對華單方面發起科技戰顯露了美國作為科技守成大國的真實意圖。白宮在2022年宣稱加入2020年由七國集團框架建立的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夥伴組織(GPAI),以構建“民主價值觀”和技術倫理聯盟。其中,集成電路行業是美國發起對華科技戰中的最主要的產業領域。台灣企業在集成電路全球價值鏈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美國針對台灣集成電路企業投資、貿易、經營實施一系列壓制、誘導、脅迫等措施,試圖實現重塑美國集成電路產業霸權和“以台制華”的雙重目標。這一目標之下是台灣科技競爭力被掏空、兩岸集成電路產業鏈被切斷,中國大陸科技被卡脖子的嚴重後果。從當前形勢判斷,美國在其“以台制華”通盤戰略下打台灣科技牌的邏輯和手法已經基本成型。

  一、美國“以台制華”的戰略重心遷移

  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存在高度相關性。美國始終是兩岸關係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外部因素。從時間縱向視角觀察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和美台關係演變,雖然歷經多階段變化,但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動用國家力量實施干預的基本邏輯沒有改變,即美國要在國際事務中實現“全球到達”以維繫其霸主地位。

  自1949年以來,美國通過政治與軍事手段,牽制中國大陸政治和軍事資源,嚴重阻礙兩岸統一進程。由於國際地緣政治結構中的多國力量呈現分散式布局,美國建立以自身為主導的制度性霸權體系中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美國與前蘇聯的意識形態之爭。中國問題尚未觸及美國戰略利益的核心。美國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是維繫溫和的地緣戰略平衡策略。1971年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以及後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發表後,“台灣地位未定論”就成為了美國對台戰略重心。這一時期美國對華對台政策始終以“控制台灣、阻撓統一、遏制中國”為基本目標。同時,美國雖然名義上結束了與“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史聯結,但是美國在強化與台灣開展“民間外交”方面卻投入了大量資源。如成立於1979年的“美國在台協會”(AIT)是官方色彩極濃厚的“非營利性民間機構”,其所屬“美國新聞處”(USIS)以各種渠道向台灣宣傳“民主”、“自由”、“富足”理念,增強美國科技與文化對台灣青年影響力。台灣當局在國際社會進行長期“外交運作”也與之存在密切關係。①

  近年來,美國通過促使國際反華遏華勢力介入台海局勢,干涉“台灣問題”,阻撓兩岸和平統一進程。美國“以台制華”手段和方式出現了新變化。2016年和2019年美國國會先後通過“台灣旅行法”和“台灣保證法”兩部國內法,意圖拉高台美交流層級,支持對台軍售常態化,增加台灣問題國際曝光度。特朗普任上美國保守派反華氛圍日益濃厚,打“台灣牌”成為常態。拜登政府期間美國對台關係從傳統地緣政治、軍事領域拓展到經貿、科技和全球價值鏈各領域,行動策略從單方面干涉演變為全面價值觀盟友體系建構上。“台灣問題”已從中美關係中最核心的角力點升級為美國與其他國家和政治勢力組建盟友共同介入的集團化事件。

  二、美國發起對華科技戰的核心邏輯

  美國是在上世紀藉由科技創新從二戰前的區域型國家迅速成為世界創新大國。世界知識產權報告資料顯示:從1883年到1963年,美國是世界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國家。2005年後,美國再次超過日本成為專利申請最大國。美國政府從凱恩斯主義和羅斯福新政至今,始終將科技創新定為國家競爭優勢之源。2015年10月21日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和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發布的《美國創新戰略(2015)》又一次突出強調美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來源於持續創新。②但是,近年來美國在全球技術體系中的大國角色開始出現減退。在全球研發支出中,美國所占份額從1960年的69%下降到了2017年的28%。美國國會研發部技術評估辦公室報告指出:美國正在失去全球科技領導力。③新興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影響力日益提升,美國傳統霸權邏輯也受到更多置疑和挑戰。美國發起的對華科技戰的真實意圖仍是美國維持全球霸權角色并服務美國國內選舉政治④的需要。

  當前,中國大陸在全球價值鏈上日益增重的角色及台灣在芯片等關鍵科技產業全球價值鏈的重要角色成為美國發起對華科技戰的主要對象,中美科技博弈烈度加劇。2022年中國大陸企業半導體產業營收達到458億美元,比2021年略有減少。2022年中國台灣芯片設計行業占全球市場的18%,僅次於美國(63%),略高於中國大陸(15%)。波士頓咨詢集團BCG和美國半導體協會SIA(2020)分析指出:美國為擺脫芯片製造對台灣、中國大陸和韓國的嚴重依賴,須自己主導半導體製造,以維持長期競爭領導地位。如果中國大陸短期內無法實現半導體產業鏈完全自主,台灣勢必成為中美角力中心。⑤台灣已經被美國當作實施對華科技戰的工具。

  美國主導切斷全球價值鏈結構,建構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產業生態譜系,以達到遏制中國戰略科技能力的目的。聯發科主席蔡明楷在新竹發布台灣芯片設計行業白皮書時表示:“美國2022年10月對中國芯片行業采取的出口管制促使中國政府資金流入更加成熟的芯片技術領域,台灣中小型芯片設計公司可能會首先受到影響。”在美國對華科技戰中,認知戰和價值觀聯盟成為兩類新工具。由於美國科技發展基礎雄厚,又長於知識產權戰略運作,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道德倫理上給中國科技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設置更高門檻。同時,美國藉由控制與中國大陸有深度合作的台灣集成電路企業,實施與大陸產業鏈脫鈎,以達到“以芯制華”和“以台制華”雙重目的,更可實現其在全球價值鏈和科技戰略的全球主導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