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國深:須讓兩岸民眾的政治認知逐步趨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1 01:08:45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中評社 魚莎莎攝)
  中評社澳門12月11日電(記者 林艷 魚莎莎)在由兩岸與澳台關係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兩岸關係澳門論壇”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教授發表演講指出,兩岸雙方各界人士對兩岸政治關係的歷史、法理和現實的認知五花八門差距極大,如果不縮小差距,雙方之間的討論難以聚焦。

  劉國深演講如下:

  日前,筆者在首屆“兩岸和平論壇”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台灣的《聯合報》、《中華日報》先後發表多篇社論回應本人的觀點,認為“有若干突破,但仍有重大盲點”;大陸有些人則認為筆者提出的觀點“既無視於1949年9月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決議已經廢棄使用中華民國旗號”、“更無視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2758號決議》”。類似的兩極化反應,是筆者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兩岸雙方各界人士對兩岸政治關係的歷史、法理和現實的認知五花八門差距極大,如果不縮小差距,雙方之間的討論難以聚焦。

  一、兩岸政治關係的定位認知

  筆者認為,無論從歷史、法理還是政治現實來說,領土和主權意義上的一個中國至今沒有分裂。也就是說一個中國是現狀,不須刻意去追求領土和主權意義上的統一,需要的是維護和強化兩岸同屬一國的事實。在中國人的話語系統裡,歷史上就有“朕即國家”的觀念,朝廷與國家不分。清王朝被推翻後,各界也常常把國家、政府、政權等名詞混為一談,這就造成語義上的漏洞和陷阱。新中國政府成立後,我們常說的“追求國家統一”、“統一中國”等概念,實際指涉的就是結束兩岸政治對立。島內少數人卻故意渾水摸魚。

  中國共產黨在人民支持下推翻國民黨統治,建立新中國政府,這個“新中國”雖然不再沿用中華民國國號,改而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國號,實質上也只是發生了中央政府更迭和國號的變更,中國的國家領土、人民、主權指涉範圍並沒有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之間是一個中國境內兩國敵對政權的關係。兩岸雙方政治上競爭的標的物,對內是誰是中央政府之爭,對外是誰擁有中國代表權之爭。

  因此,海峽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人們不要被表面的“國號”之爭所迷惑,這一點各方都必須明確瞭解,這也是看待、處理和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的邏輯起點。在海峽兩岸之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是不同時空背景下兩個時而敵對、時而對立、時而對話、時而合作、時而競爭的政權各自主張的政治符號。過去64年的不同時期里,“中國統一”這一概念的時代內涵雖然有所不同,但雙方競爭的政治實質並非“領土、人民和主權問題”,而是如何實現“國家政權統一”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