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鄭劍:推進中國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7 01:03:32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理直氣壯地宣揚中國抗戰的世界貢獻,應當成為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特約作者 鄭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命題是客觀事實,本無可非議。但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的國外版本二戰史,普遍對中國抗戰的地位作用及歷史貢獻評價很低,甚至忽略不計,這樣的狀況著實令人中國人民不平!究其原因,主要是:歷史本身固然是客觀存在,但追溯歷史的是人,不可避免帶有主觀性;戰史詮釋權屬於強有力的勝利者,戰爭過程自然會按其意志記載;歷史話語權取決國家實力,昨天戰爭中各角色的輕重,往往會照今日之國家實力地位排出座次。所以才有“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意大利•克羅齊語)這樣的說法。意識形態對歷史評價也有重大影響,“歷史不是人類生活的延續,而是思想意識的延續”(英國•克拉克語)。蘇聯版二戰史幾乎等同蘇德戰爭史,歐美的二戰史則把西線戰事放在主體地位。他們都忽視中國人民的貢獻,因為他們都曾執行反華政策。而今日俄羅斯開始重視中國的戰爭貢獻,與其現行對華政策直接相關。  

  二戰起於日本侵華,中國最早抗擊世界法西斯集團侵略,有效牽制了日本戰略西進,頂住了整體軍事素質處於最高時期的日軍的進攻,中國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最大,還以貧弱之軀向其他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物質支持。蘇聯出兵東北、美國加入太平洋戰爭發生於抗戰中後期日本越過“戰爭頂點”轉而走下坡路階段,“最後一戰”的勝利來自前期作戰的艱苦累積,過程與結果不能割裂。“上帝不能改變過去,但歷史學家卻能夠做到”,西方還有更露骨的類似話語。但是,事實總歸是事實,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不容抹殺。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速發展、國際影響逐步提高、學術研究投入激增,國外二戰史研究者的目光開始關注中國戰場,公道話越來越多,但還遠遠不夠。這裡面既有偏見作怪,也有我們自己的研究不夠、相關話語體系不彰、可提供的參考論證不多、開放研究材料不夠等原因。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理直氣壯地宣揚中國抗戰的世界貢獻,應當成為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應以此為機遇,牽引相關課題研究。研究該課題不但有助澄清歷史事實,也有助配合國家“走出去”戰略,弘揚民族精神,激勵強國夢想,抵禦“中國霸權論”影響。機不可失,時不我待,這項工作政治性強、涉及面大,應當作為國家工程來推進。研究重點是:二戰大格局與中國戰場的戰略地位;東西方戰場相互牽動關係、中國高層戰爭決策的世界眼光;日本對華戰略在“軸心國”共同戰略中的定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相關歷史事實追溯;有關當事人評價等等;中國對戰後影響等。  
  當前,中國有實力地位,有關國家在開放相關檔案資料上會更加配合,國外學者在相關探索上有強烈願望,國外機構在合作研究上有積極性。

  (中評社特約作者鄭劍,為北京學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