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中美博弈下的台灣新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00:11:44


 
  美國不斷將中國逼向墻角,必然引發強勢反擊。在阿拉斯加會晤上,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干涉中國內政行徑,並明確表示,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21〕7月2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6日在天津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時,就如何有效管控分歧、防止中美關係失控提出三點要求,明確三條底線,第三條底線就是專門針對包括台灣問題的中國主權問題。王毅強調,台灣問題,更是重中之重。他指出,如果“台獨”膽敢挑釁,中國有權利採取任何需要的手段予以制止。我們奉勸美方在台灣問題上務必恪守承諾,務必慎重行事。〔22〕令世界震動的是,這次會晤,中方罕見地向美方提出了兩份清單,一份是要求美方糾正其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的清單,一份是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23〕8月31日,美國氣候大使克里訪問中國大陸的同時,拜登派團竄訪台灣,中國政府對克里的態度極其明確,那就是,在目前美中關係大環境中想把美中氣候合作升級是“不可能”的。〔24〕也就是說,中國沒有認可美國提出的條件,中國不同意把氣候變化方面的談判與北京和華盛頓雙邊更廣泛分歧分別對待。這意味著,克里此行沒能把美國方面的唯一談判項目擺在談判桌上。9月10日,拜登總統邀約習近平主席通電話,新華社通稿中沒有談及兩國元首對台灣問題的看法,但是,拜登事後稱:“我跟習談到了台灣,我們同意我們將遵守台灣協議。”〔25〕這無疑說明,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兩國元首最關心的問題,而美方在台灣問題上也有所承諾。10月6日,楊潔篪跟沙利文在瑞士會面,中美原則上達成了兩國元首的視頻會晤。〔26〕10月31日,王毅跟布林肯在羅馬會面,王毅明確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台海局勢再次緊張,美方多次稱這是中國改變現狀所造成的。這完全不是事實,而是對國際社會的嚴重誤導。〔27〕王毅明確指出,當前台海局勢的癥結,就是因為台灣當局屢屢試圖突破一中框架,而美方對“台獨”勢力的縱容支持也難辭其咎。制止“台獨”傾向的發展,就是在維護台海和平。我們奉勸美方意識到“台獨”的嚴重危害。我們要求美方奉行真正的一中政策,而不是假的一中政策;要求美方履行對中方所作的承諾,而不是背信棄義;要求美方把一中政策真正落實到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28〕台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一旦處理失誤,將對中美關係造成顛覆性、全局性破壞。〔29〕在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層級做如此清晰的表達,是以往中美涉及台灣問題時難以看到和聽到的。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中美元首視頻峰會時更是字字千鈞,系統性地闡述了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方略,將台灣問題現狀、中國的態度及底線講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我們是有耐心的,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30〕的論斷,明確表達了中國政府在處理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是中國最高領導人最明確、最系統、最清晰的表達。

  二是美國“以台制華”與民進黨當局“倚美抗陸”交相呼應,台海問題更趨複雜嚴峻。例如,在台灣當局的“國際空間”上,美台不斷進行各種唱和,尤其在挑戰聯合國2758號決議及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問題上,在台灣當局和相關國家進行實質官方交往上。又如,在美國涉台立法上,美台聯動的現象也公然出現。如,美國眾議院剛剛口頭表決無異議通過要求禁止美國行政部門花錢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將台灣畫成中國一部分的地圖,〔31〕唐鳳就在“民主峰會”視頻會議中展示了所謂“台灣”與“中國大陸”標注不同顔色的地圖。〔32〕再如,根據台外事部門統計,自拜登政府執政以來,美國本屆國會自今年1月開議,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參眾兩院提出的涉台議案就已達51個,而上屆國會整屆(2年會期)提案總數才32個,法案內容也向“全面提升台美關係”方向發展。〔33〕美方公然宣稱,有些法案之所以提出,就是基於蔡英文當局的倡議。〔34〕除此之外,美台官方互訪、軍事互動等也越來越多的浮出水面,這意味著美方繼續打“台灣牌”,民進黨當局繼續隨美起舞的勢頭不會終止。

  四、結語

  儘管美國行政分支和國會議員會隨著選舉出現政黨輪替,但是美國的政治制度、美國部分政客的種族偏見以及美國的國情都決定了,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角逐還會繼續,甚至不排除繼續激化、進一步尖銳化的可能性。正是由於中美戰略博弈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黃仁偉教授提出了中美進入“戰略相持階段”這個概念。恰如黃教授所言,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於對中美關係趨勢的總體把握,戰略定力在胸,就不會因為這30年裡美國總統至少六次的更換而顯得被動,〔35〕這一概念的提出,也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提供了廣闊的戰略空間。

  在中美戰略相持的大背景下,兩岸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也必然會在曲折中克難前行,逐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統一之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