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制”台灣方案:研究基礎與進展
http://www.CRNTT.com   2023-10-04 00:11:54


 
  三、時代要求——從理論探索到實踐探索的推進

  從20世紀80年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思想提出開始,大陸學界隨即展開對“一國兩制”的理論研究與探索,梳理了“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對中央領導關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重要論斷及內容進行了深入詮釋,研究了中外各種類型的統一模式⑥,開展比較研究,對“一國兩制”進行了深入的學術論證。總體而言,在“一國兩制”提出後的30多年時間裡,對於以“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的研究總體上還停留在理論探索層面。從研究熱度上看,大陸學界研究“一國兩制”非常積極,而所涉及到的另一當事方——台灣方面受政治氛圍影響,敢於大膽參與“一國兩制”研究的專家學者、政黨人士非常有限。而且“一國兩制”在台灣地區也被嚴重汙名化,成為研究禁忌和政治禁忌。這一形勢非常不利於“一國兩制”研究的全方位展開,難以獲得台灣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意見建議。儘管如此,大陸地區相關“一國兩制”研究和香港、澳門回歸後的“一國兩制”實踐,為以“一國兩制”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儲備和實踐經驗。

  (一)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經過30多年深入的理論探索之後,以“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亟待出現重大理論與實踐的新突破。而“兩制”台灣方案的提出,正式把“一國兩制”在解決台灣問題上的理論探索推進到實踐探索的新階段,以謀求實現“一國兩制”理論與實踐的重大新突破,推動統一進程。正如《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所說,“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在新時代這一歷史背景下,把以“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從理論研究提升到實踐探索階段,也顯得十分必要。

  2019年1月2日,《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要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從此,“兩制”台灣方案研究便進入了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並重的新階段,呈現鮮明的新時代特色。

  在此次講話當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兩岸雙方應該本著對民族、對後世負責的態度,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異,爭取早日解決政治對立,實現台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願景。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

  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則是落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重要體現,也是在實踐中推進“一國兩制”創新的需要,當然也是新時代的要求。從現實的角度看,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式實現國家統一,是一種政治創新,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實事求是,追求以最符合海峽兩岸同胞福祉、最符合中華民族利益方式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偉大探索,的確是兩岸統一道路探索中發現的最佳方案。

  在“兩制”台灣方案的實踐探索方面,從2019年初開始,大陸對台部門在引領和推動兩岸協商談判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實現了零的突破。島內有關政黨、團體和界別代表人士積極回應,與大陸各界人士開展對話協商,達成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攜手實現和平統一、共同致力民族復興等多項共識並發表共同倡議。島內政黨、團體積極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平等協商、共議統一,邁出重要步伐。⑦

  (二)“兩制”台灣方案研究正在深入推進

  2019年1月以來,學術界對“兩制”台灣方案的研究逐漸掀起高潮,成為大陸、港澳台學者研究的一大熱門主題。

  第一,大陸學界研究“兩制”台灣方案的主要路徑。總體上看,大陸學者在“兩制”台灣方案研究中既有以社科基金為依託進行集體聯合攻關研究,如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等均承擔相關重大社科基金課題研究項目;或者如重要涉台研究期刊《台海研究》專門就此議題組織專家學者展開研究;也有專家學者從自己的研究領域出發對“兩制”台灣方案進行研究探討,眾多涉台學者也紛紛加入到研究“兩制”台灣方案的行列中來。

  第二,“兩制”台灣方案研究方向,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涉及方案本身及其具體條款,是為未來兩岸統一商談做準備;另一類則是對“兩制”台灣方案的學術論證。僅就“兩制”台灣方案的學術研究層面而言,自2019年以來截止到2023年6月底,收錄到中國大陸重要電子數據庫——中國知網的相關學術論文粗略統計有37篇,內容涵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構想、理論與實踐路徑和推進策略,以及“兩制”台灣方案經濟議題、法律議題、心理議題等。

  第三,中評智庫基金會做出了突出貢獻。縱觀華人學術圈,除了中國大陸以外,長期持之以恆堅持研究“兩制”台灣方案的學術平台和學術機構當屬中評智庫基金會和中國評論新聞網、《中國評論》月刊,且研究成果豐碩,業績尤為突出,是研究和宣傳“兩制”台灣方案的重要發動機。

  與香港特區政府同齡的中國評論媒體集團,是“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創新與實踐的密切觀察者、見證者和參與者,並從1998年開始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模式,理論積澱深厚,影響深遠。新時代,中評智庫基金會繼續以“形在江海,心存魏闕”之精神,“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地自動自覺承擔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的歷史責任”。⑧從2019年1月迄今的4年多時間裡,中評智庫基金會多次牽頭組織兩岸及港澳專家學者就“兩制”台灣方案這一重大命題進行研究探索,進行充分討論,並將專家觀點發表在《中國評論》月刊和中國評論新聞網,進行廣泛傳播。從某種意義上,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月刊和中國評論通訊社三位一體,成為研究“兩制”台灣方案、凝聚兩岸及港澳專家智慧與共識的重要學術平台和智慧傳播平台。從實際學術貢獻看,中評智庫基金會和《中國評論》月刊和中國評論新聞網,已經成為引領兩岸、港澳及海外華人學者研究“兩制”台灣方案的學術重鎮。

  2023年3月,中評智庫基金會集長期研究“兩制”台灣方案之大成,重磅推出高達60萬字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初論》,是對“兩制”台灣方案研究的重要智力奉獻,大大豐富了“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研究的內容,擴展了研究視野與研究範圍,為下一步深入推進“兩制”台灣方案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論支撐和基礎支撐。這部論文集中,既有大陸學者的智慧與貢獻,也有台灣、香港、澳門專家學者的智慧與貢獻,既有知名專家,也有中青年後起之秀。應該說,這是迄今為止不多見的以“兩制”台灣方案為研究主題的學術著作,而且也代表了當前“兩制”台灣方案研究的最新成果與水平。可以肯定地說,中評智庫基金會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作出了突出的學術貢獻。

  當前,“兩制”台灣方案還處在理論探索與實踐探索之中,不僅需要專家學者積極參與,更期待台海兩岸更多的政黨團體、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這一偉大探索與實踐。當然也歡迎外國朋友、專家學者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作出積極貢獻。

  四、餘論:“兩制”台灣方案應有的特性

  “兩制”台灣方案是兩岸同胞共同協商的兩岸統一方案,必將是一個偉大的歷史工程、智慧工程。無論從現有基礎還是未來前景看,“兩制”台灣方案的研究與探索應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幾個特性:

  第一,原則性。以和平統一為前提的“兩制”台灣方案設計與探索必須建立在“一國兩制”原則基礎之上,不是“一國一制”,也不是“一國多制”,更不能是導向分裂國家的“兩國兩制”。

  第二,開放性。無論是“兩制”台灣方案研究探索,還是民主協商、實踐探索,都是開放性的,不是密室交易,也不是象牙塔里的閉門造車。“兩制”台灣方案的研究探索是開大門走大路,支持兩岸統一的政黨、團體、機構、普通民眾、研究專家,為“兩制”台灣方案貢獻智慧和力量,人人有責。無論是研究理論、進行協商,還是探索實踐,無論是來自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還是來自海外各界,任何對“兩制”台灣方案有利的作為都應受到歡迎。

  第三,包容性。“兩制”台灣方案要體現兩岸利益最大化的包容性。不僅包容台灣同胞的各種權益,也要包容大陸的整體利益;不僅有經濟等各項權利的包容與尊重,而且更要有對意識形態差異的包容。特別是在社會制度差異上的包容。“兩制”共存,互相包容,不能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沒有制度的包容,就沒有“一國兩制”。這是核心。

  第四,典範性。“兩制”台灣方案要展現中華文化智慧的光芒。“兩制”台灣方案的架構、文字、條款和精神,是兩岸中國人為人類社會奉獻出的偉大智慧產品,應該體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大智慧,足以成為人類社會解決國家統一問題的典範和閃耀著人類智慧光芒的重要歷史文獻。這樣的歷史文獻一定能經得起歷史檢驗,成為人類政治發展中的寶貴精神財富,足以成為人類政治史上的一座豐碑。

  第五,過渡性。“兩制”不是永恆狀態。“兩制”在一個中國框架下的共存可以是50年,100年,甚至更長時間,但客觀地講,不是永恆的。兩岸制度差異在統一後的長期交流融合中一定會逐漸消失。全球化加速了人類社會融合,何況是同文同種的台海兩岸。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視角看,人類社會中制度之爭的高峰期已經過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社會制度之爭或將不再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角。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社會的主要矛盾有可能變成人類生存自由與人工智能發展悖論之間的矛盾,區區社會制度差異也許可以忽略不計。

  國家統一的理念牢牢印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裡。無論由於什麼原因,也無論等待統一的時間有多長,國家完全統一不可阻擋,也不可迴避。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和中華民族復興步伐的加快,作為一項國家重大政治工程,加大力度推進“兩制”台灣方案研究、設計、協商與實踐探索,正逢其時。

  註釋:

  ①黃建鵬:《簽訂十七條協議》,參見:http://www.tibet.cn/cn/rediscovery/201803/t20180314_5546762.html

  ②轉引自:《中國共產黨與祖國統一》,人民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22年9月版,第65、76、68頁。

  ③《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第469頁。

  ④一綱四目:一綱:台灣必須統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目:一、除外交統一於中央外,其他台灣人事安排、軍政大權,由蔣中正管理;二、如果台灣經濟建設資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撥款予以補助;三、台灣社會改革從緩,待條件成熟,亦尊重蔣中正意見和台灣各界人民代表進行協商;四、國共雙方保證不破壞對方之事,以利兩黨重新合作。

  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2022年8月),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第31頁。

  ⑥知名台灣問題專家李家泉先生在2000年至2001年間集中地收集和研究了各種有關如何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張和方案。他從學理的角度比較分析了11種“一國一制”模式、70種“兩國兩制”模式、20種包括“聯邦制”在內的難以分類的統一模式等“非一國兩制”類共101種,與“一國兩制”模式合計102種方案。李家泉先生研究後認為,“一國兩制”是所有方案中的最佳方案。

  ⑦劉結一:“領航定向 堅定前行——寫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人民日報》(2020年1月2日11版)。

  ⑧郭偉峰主編、羅祥喜執行主編:《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初論》,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23年3月初版,序第2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8月號,總第308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