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融合與發展仍然是兩岸關係的主題
http://www.CRNTT.com   2020-12-12 00:13:26


中國大陸始終堅信“融合與發展仍然是兩岸關係的主題”。
  中評社╱題:融合與發展仍然是兩岸關係的主題 作者:周天柱(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上海作家

  現階段大陸的對台政策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為底線,以促進兩岸統一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其一是堅決反對“台灣獨立”,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其二是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重點做好台灣青年的工作。

  大陸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熱烈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這一系列重要活動強烈聚焦、折射的是勢不可擋的中國的和平崛起。而中國的和平崛起鮮明體現的是大陸綜合實力的迅速提高,這有助於台灣問題的解決。

  保持頭腦清醒的戰略家善將台海情勢的動態演變放置在中國崛起的框架裏加以分析、研判。儘管2018年以來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兩岸關係緊張嚴峻,但中國大陸始終自信滿滿,始終高舉和平統一的大旗,始終堅持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道路,始終堅信“融合與發展仍然是兩岸關係的主題”。這個重要論斷至今並沒有變,更未動搖。

  一、兩岸和平統一新的路線圖

  作為中國強盛的重大標誌,中國實現和平統一將是載入世界史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國對人類社會發展不可磨滅的傑出貢獻。幾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和平統一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但與此同時還需強調的是,這個極其崇高、神聖的“中國夢”也決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臆想幻象、精神圖騰。和平統一有其自身演變、遞進、發展的規律,任何冒進躁動或悲觀失望絕對有害有損於和平統一的實現。

  長期以來,大陸的對台研究,由於受現實條件的限制,衹能“隔岸觀台”;也由於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從未有過強勢一方主動提出通過和平手段,與一個與己有著相同血緣、親緣、文緣關係的弱勢一方結合、統一的成功範例。要做好這個史無前例的研究、判斷,客觀上存在極大的困惑與瓶頸。在中國統一之前,歷經反復對話磋商,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口頭達成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它的重要性在於這是兩岸43年來所形成的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政治共識,從而鑄成國共兩黨,乃至於當時兩岸當局互信互動的政治基礎。

  2008年5月,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上台執政,認同一中原則,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了理論與現實的可能。論及兩岸關係和平統一與和平發展密不可分,純屬戰術範疇的和平發展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前提、手段、路徑;而作為戰略層面的和平統一則是總目標、必然歸宿。這兩者如同車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要以和平作為統一手段,以互相不吃掉對方為統一模式,這是當時兩岸都能接受的可行方向與路線。

  和平發展作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中從未有過的新生事物,在加強兩岸交流互動,聯絡手足同胞情感,加深彼此諸多瞭解,不斷破除“台獨”謬論,尤其是吸引台商西進投資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在實踐中也存在自身有待完善、改進的短板。

  2014年台灣政局出現重大變化。針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最新情況,習總書記高瞻遠矚,有針對性提出了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新論述,豐富並深化和平發展的融合發展論應運而生,從而形成了兩岸和平統一新的路線圖,即“九二共識”——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和平統一。

  二、融合發展論的由來與深化

  1、融合發展論的由來

  中共十八大後,針對當時台海情勢的演變,習總書記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思想基礎上,創造性提出了融合發展的新思想。2014年11月1日,習總書記在視察福建宸鴻科技(平潭)有限公司、與部分台資企業負責人座談時,首次提出兩岸“融合發展”的概念。他說:“兩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脈相連,文化相通,沒有任何理由不攜手發展、融合發展。大陸人口多,市場大,產業廣,完全容得下來自台灣的商品,完全容得下來自台灣的企業。歡迎更多台灣企業到大陸發展。”2015年3月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聯組會時,肯定“兩岸制度化協商取得新成果,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不斷深入,各領域交流合作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台海局勢總體穩定”。同年5月4日,他在會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主張,“深化兩岸利益融合,共創兩岸互利雙贏,增進兩岸同胞福祉”。2016年3月5日,根據兩岸關係新態勢,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提出大陸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同年3月10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由上所述,從這些年來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可見,他所宣導的融合發展思想,是在推動、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實踐過程中逐步醞釀、完善,是在深刻把握兩岸關係發展大局、深入瞭解島內社情民意基礎上提出的最新要求,是對國家統一理論學說的又一全新創造。

  2、融合發展論的深化

  鄧小平生前有一著名論斷“發展才是硬道理”。融合發展論是建立在發展深化的基礎上,融合的目的是為了發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樣是發展,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又有所不同。如果說和平發展論是在海協會創始會長汪道涵所提出的“86字箴言”與“共同締造論”基礎上的開拓創新、全面升級;那融合發展論則是因和平發展論在具體實踐中遇到種種瓶頸,而所做的新突破與再升級。關於這方面的創新升級,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比對而看得更為清晰。

  (一)平行論與複合論

  無論是和平發展,還是融合發展,前提都是“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一家親”,目的是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最終實現和平統一。就兩岸而言,和平發展當然對雙方均有益。但和平發展,雙方好比是和平氛圍中的兩組平行線,彼此因缺乏利益的交融交集,各自僅獲得自身利益,缺失共同利益。交流互動再多再久,仍處於“你是你,我是我”的狀態。因僅為獲益而互動,對和平統一並不多利。融合發展立足複合發展、綜合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增進的利益,當然有各自的利益,但更多體現的是雙方共同的利益。其道理很簡單,因為雙方是生命共同體,你不發展,我也就無法進一步發展。

  (二)表層論與深層論

  以往和平發展的項目,基本都限定在官方機構,或官方機構所授權的組織、部門。因局限於官方、半官方層面,必然就有很多限制、約束。而融合發展主要是指台灣民眾個人、社團和企業參與到大陸的經濟社會中發展,分享大陸崛起所提供的機會和資源。這方面的參與、施展基本不受限制,其空間增加,縱深加大。

  (三)短期論與長久論

  在很大程度上和平發展會受到常態化的台灣政黨輪替的影響。譬如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民進黨上台執政,官方往來停擺,連民間互動也受損。而融合發展基本不受島內“大選”、政黨輪替等政治因素的影響,更多表現為可持續、有生命力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