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黨主席競選過程之兩岸論述看國民黨未來政策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21-10-29 00:42:03


此次國民黨主席競選,四位候選人都重視兩岸關係。
  中評社╱題:從黨主席競選過程之兩岸論述看國民黨未來政策選擇 作者:柳金財(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摘要】此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四位候選人皆提出回歸“九二共識”或“深化九二共識”的主張,堅定以“九二共識”與民進黨當局爭奪兩岸路綫主導權。此外,在辯論兩岸論述及路綫也存在若干局限性,如欠缺調整“聯美抗中”為“聯美和中”之策略等。兩岸簽署和平備忘錄或和平協議問題,相較於先前總統大選黨内初選兩岸路綫更爲倒退;兩岸論述欠缺統合願景,難以完全强化其政策競爭優勢。

  壹、前言

  此次國民黨主席競選,各候選人的兩岸論述紛紛提出回歸“九二共識”,這顯示未來“九二共識”仍然是國民黨的兩岸路線。觀之候選人之間對“九二共識”各有交集及特殊之處,皆是宣稱主張回歸傳統馬英九主政時期“九二共識”;其中前主席朱立倫、前彰化縣長卓伯源皆明講“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朱則加碼要從“求同存異”到“求同尊異”。另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提出“深化九二共識”、主張“兩岸統合”。現任黨主席江啟臣則提出“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簡稱“憲法九二”),就是回歸前總統馬英九主張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目前青壯派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宣示將達成五大目標作為國民黨“世代交替”之起手式:一、國民黨所提二項公投全數過關;二、邀請領袖級特使代表國民黨全面推動兩岸交流;三、2022年的地方選戰要取得執政縣市至少15個以上;四、2024年台灣大選,提出“明星級”的不分區立委前3名;五、要成為2024年總統當選人之“造王者”、國會過半。上述五大政見的承諾,不僅有對國民黨元老政治之拉攏及結盟意涵,同時也凸顯力抗來自元老派、地方派系及黃復興黨部支持的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

  國民黨黨內權力繼承能否完成“世代交替”,或者是承繼元老派路線的朱立倫重新掌握黨權,主掌黨路線及黨務發展;或者是由網路聲量支持度極高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雀屏中選,頗受外界關注。然對於國民黨主席競選圍繞在“九二共識”,贊成者認為主要參選者朱、江論述四平八穩,基本上延續馬英九的兩岸路線及政策。但也有反對觀點認為,在台灣社會內外反中意識高漲下,國民黨應在“親中”與“反中”之間找到“第三條路線”,朱、江兩岸路線淪為“保守牌”,開創力不足,甚至流於形式化與機械化,左閃右躲進退失據。而學者出身的張亞中其兩岸論述反而充滿爆發力,正面迎戰民進黨當局兩岸路線,並在媒體及網路聲量引起不少迴響。

  國民黨黨主席僅是黨內選舉,主要候選人因選民結構集中於深藍黨員黃復興黨部、地方黨部及年輕自主性黨員,因而朱、江或其他候選人祇提延續“九二共識”、“連胡會五項願景”,儘管其兩岸論述仍有所不足,卻重新再以“九二共識”與民進黨爭取兩岸論述主導權及話語權。四位候選人中除朱、江政治勢力較受黨內及地方派系支持力拼外,張亞中及卓伯源其政治實力略顯薄弱,個別候選人主張的設置大陸辦事處、恢復國共論壇及海峽論壇、邀請大陸領導人訪台、簽訂兩岸和平備忘錄及設置兩岸和平委員會、召開兩岸國是論壇等等,似乎也未充分顯示各自兩岸論述及路線之亮點;同時,國民黨主席競選兩岸論述及路線也存在若干局限性,難以完全強化其政策競爭優勢。

  貳、國民黨主席競選兩岸論述及路線之局限性

  綜觀國民黨此次黨主席候選人之政見,回歸“九二共識”是共同的特點,這在當前台灣社會充滿“反中”政治氛圍及兩岸敵意上升,且台獨主張升高、台灣認同上升及中國認同下降情況下,回歸“九二共識”意味著先前討論“揚棄論”、“過時論”及“貢獻論”,或以“ECFA共識”取代“九二共識”爭論,以塵埃落定暫時告一段落。然而上述兩岸論述及路線爭論,似乎仍有所不足,被批評流於模糊化、形式化、欠缺統合願景及目標,並未提出具積極性及開放性、願景性目標。

  首先,欠缺調整“聯美抗中”為“聯美和中”策略。朱立倫、江啟臣都主張設立國民黨駐美辦事處,張亞中則認為應透過AIT傳達意見始為正途,同時要積極聯繫華僑,讓海外華僑成為國民黨在海外據點。事實上,國民黨既往成為反對黨時期,在美國也有辦事處,而在民進黨當局透過“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處理國民黨黨產後,國民黨因欠缺資源導致其政治能量下降,弱化在美國辦事處功能及對華僑工作。然而,這僅祇是屬於事務工作層次,對於如何調整“聯美抗中”路線則需要進一步論述及規劃。

  馬英九執政時期採取“聯美和中”路線,此時期美中關係處於新型大國關係,雙方既競爭又合作,美國並無要求台灣選邊站。然而,當中美處於戰略對峙對抗大於合作,美國透過印太戰略捆綁作為民主同盟的台灣,台灣如何在中美對抗下採取等距關係,不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的“馬前卒”確實不易。“聯美和中”雖為平衡的台灣國際戰略,但必須奠立在中美關係處於合作時期,中美兩強若對抗,台灣祇能選邊站。而當前國民黨既擔心被泛綠政治聯盟標籤化、汚名化“扣紅帽”,又擔心得罪美國並未釐清台灣對外政策路線,已成為美國印太戰略下的“馬前卒”角色,所謂“親美和中”的平衡戰略欠缺內涵論述及可執行措施,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認為國民黨若期盼主張“九二共識”,即可回至馬英九執政期間兩岸和平穩定關係,並扮演從中美雙邊獲益角色已不大可能。當時美中雙方爭鬥尚未台面化,台灣尚能從中美兩邊都獲益而不得罪;但從美國川普到拜登政府,皆是持守“反中路線”,台灣不太可能“左右逢源”,而可能祇有“選邊戰”。且從大陸當局的全球戰略佈局檢視,難以接受台灣任何執政黨與美國太親近,因此,若國民黨主席候選人仍冀望在中美間同時獲益,恐屬異想天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