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逢國:香港政壇衍生很多小型團體乃健康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11-09-02 00:39:46


全國人大代表、新論壇召集人馬逢國先生。
  中評社╱題:“馬逢國:香港政壇衍生很多小型團體乃健康現象” 作者:劉迺強(香港),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香港區議會選舉因為將出現進入立法會的“超級區議員”而更為引入關注,香港政黨政團為此展現的熱情似乎也超越以往。日前,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代表本刊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新論壇召集人馬逢國先生,請他就今年將舉行的區議會選舉給出他的觀點。

  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支持應該支持的人

  劉迺強:今年的選舉…比如工聯會,新民黨等等,在香港的建制派陣營突然多了那麼多“山頭”出來,你有甚麼看法呢?

  馬逢國:我覺得所謂建制派,基本上是一種意識形態,每一個團體都應該有各自的目標和想法。現在的問題就是在這樣的大局,“建制陣營”只不過是相對的意識形態接近,但事實上看不到太多的所謂的“陣營”的問題。選舉是一個自由競爭的狀態,各自根據自己的需要,依自己的能力去執行自己的計劃,起碼我的看法是這樣的。我們長期支持朋友議政、論政。既然有一群朋友決定參政,我們也覺得值得支持的話,那麼我們就幫他們積極爭取。至於說“建制陣營”,我一直沒有這種想法。總之,就是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支持應該支持的人,我的想法就是這樣簡單。

  總的來說,我們最後有可能會支持大概二十個上下的朋友去參選,但現在還不能確定,仍在謀劃中,正在努力爭取。當然,要參選肯定是必須具備幾樣東西,第一個是“人”,我們是“以人為本”,即根據自己的條件量力而行,要有人有興趣才會提供支持,而不會費很大力氣到處去找人來參選;第二個就是資源,資源雖然一直以來都很緊缺,但我們都盡力而為,實際上我們可以提供給那些朋友的也是各有不同的,有的需要多點的就爭取多點,有的可能會少一點,還有的則只是精神支持;第三個就是“落腳點”(參選區)的問題,參選人在哪里落腳是根據各自的自身條件來定的,但有時候參選區可能也存在多多少少的協調。協調的大概意思就是意識形態相近的參選人可以避免競爭,雖然有時候撞車也是無可避免,因為這種事情是不可能有既定模式的,協調不到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維護整體香港利益是大原則

  劉迺強:從你剛才的描述,感覺你們比較鬆散,有的參選人甚至不是代表你們參選的,那麼你們是不是屬於理念、組織都比較鬆散呢?或者現在已經慢慢緊密了?

  馬逢國:我們的理念基本有幾樣東西。一個是論壇本身的主張就是維護整體利益,凝聚中層力量,當然這個理念你也可以說它是鬆散的;但我們的看法是,任何人願意為社會做出貢獻,願意積極推動社會發展,這都是一個積極因素,都應該鼓勵。而維護整體的利益則是一個大的原則,在這一大原則就會有很多不同的實踐:有的人可能有志從事環保工作,有的人可能願意從事地區服務,而有的人願意在政治上有所改進……我想我們的光譜是很寬的--你可以用“鬆散”來描述它,但我的看法就未必如此了,我認為用一個比較寬的光譜會更容易凝聚人心。

  至於具體做法,因為有的朋友已經參選過兩次甚至三次了,所以從理論上在組織參選的過程,我們希望能做到好一點的支持,為他們提供更多更有效率的支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政策支持,例如對政策的分析等,希望可以提升一些地區參政朋友的整體視野,而不僅僅是關注在該地區,還要關注更廣闊的問題,這個是我們認為最重要的;第二個是選舉的經驗以及機器;再次才到經濟上的支持或是人力上的支持。除了這幾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方面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作為一個整體很希望能夠幫參選者做點事,如果他需要的話,去做一些協調工作。這就是從選舉來說,我認為比較重要的。

  香港政壇衍生很多小型團體乃健康現象

  劉迺強:這次選舉參選的山頭多了,而且都聲稱代表中產利益,譬如新民黨、梁美芬的“西九力量”等等,自由黨更不消多說,你們的定位跟他們的區隔在甚麼地方呢?

  馬逢國:我談一下個人的看法,為甚麼香港的政治會衍生越來越多的小型政團出現,我認為是很健康的,這充分說明了大的政黨團體是沒辦法照顧到很多不同的小部分的社會群體的利益,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出來。現在衍生了很多小型團體,所以出現是沒壞處的,多些人有抱負有看法,希望參與其中,我認為是十分健康的現象,多了之後才會有一個整合的過程,這樣才可能趨於成熟。

  劉迺強:是的,但始終定位的區隔還是有的吧?

  馬逢國:我想暫時來說我們仍然維持著一個非政黨化性質的團體的狀況。

  劉迺強:“非政黨化團體”是不是意思就是不以參政為目標的組織?

  馬逢國:是可以這麼說。就是理智理性地看待社會問題、議題的角度。因為政黨有的時候會不那麼理智,或是不那麼理性,甚至為了拿到一個席位,連主張都會違背自己的看法也說不定。我們就儘量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儘量做到理性參政。用“建制派”來形容我們,我認為不是很妥當;用“反對派”形容我們,就更沾不上邊了。

  我們希望做到的,就是對公共政策去施加一個客觀獨立的評價;至於服務地區這些大家的目標其實基本都一致。有的朋友如果有抱負,那麼就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可以長遠發展,這是我們的目標,但不排除當政治慢慢成熟,我們也走向政黨化,這都不一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