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著名專家陳孔立:兩岸認同是心靈的契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6 00:44:54


陳孔立教授(中評社 孫儀威攝)
  中評社廈門7月6日電(記者 孫儀威)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與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主辦的“首屆兩岸學子論壇”4上午在廈門大學召開。在5日上午的“夫子開講”環節上,兩岸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重大理論創新平台首席專家、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教授陳孔立發表了題為《和平發展,兩岸認同》的演講,指出在兩岸政治、經濟交流之外,更要看重兩岸文化與社會的交流,只有在尊重與包容差異的基礎上,構建兩岸社會的認同,才能最終形成“兩岸認同”。

  陳孔立開篇設問道,兩岸和平發展會向何處去?要麼是和平統一,要麼是和平分裂。如果兩岸有所認同,那麼則會往統一的方向去,反之,則會走向分裂,而他的夢想就是兩岸認同。

  陳孔立表示,目前台灣多數人認同“台灣”,不認同“中國”,更不認同“大陸”。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兩岸協創中心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邵宗海教授曾表示,“30歲以下的受訪者有93%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太陽花’學運已影響台灣民眾把‘服貿’與‘認同’掛鈎來處理,呈顯現出的結論十分強烈。”而台灣政治大學國發所所長、兩岸經濟合作平台專家委員童振源教授亦曾表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國號為中華民國,主權屬於2300萬台灣人民。這是台灣朝野與民意的共識,也就是‘台灣共識’。”

  陳孔立指出,台灣的主體意識仍在構建中,在李登輝與陳水扁時代,台灣的主體意識是“去中國化”的“台獨”意識。馬英九上台後,雖然他不再提“台獨”,但其核心並沒有改變,仍然在主體意識上不斷與大陸相區隔開來。

  陳孔立列舉了構建台灣主體意識的例子。首先是馬英九提出的“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很多人都被其“中華文化”的表述所蒙蔽,其核心是要同大陸相區隔的,該論述認為“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是“60多年來在台灣形成的,比大陸更優秀的文化”,這一點馬英九、龍應台都曾強調過。另外,即是強調台灣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都與大陸不同,呼籲台灣民眾應該“以台灣為主,愛台灣,台灣第一”。再者,就是“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的表述。在陳孔立看來,這些論述與做法都強化了台灣與大陸的區隔意識。

  他還特別以電影《KANO》為例,電影描述在1931年的日本殖民地台灣,一支由原住民和日本人、漢人組成的嘉義農林棒球隊,原本實力貧弱一勝難求,但在新教練近藤兵太郎指導之下,拿下全島冠軍並遠征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會的故事。陳孔立說,這部電影強調了當時台灣正處於一個美好的時代,而那個時代的美好記憶則是由台灣與日本共同締造的。“這個記憶和大陸當時的記憶完全不一樣,”陳孔立說,“這就造成了兩岸‘我群’與‘他群’的區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