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傳統文化是實現兩岸統一的基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8 09:09:17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電/《中華傳統文化是實現兩岸統一的基礎》 作者:申曉若中央財經大學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室主任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支流。海峽兩岸人民同文同種,血肉相連,休戚與共,都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兩岸人民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共同的經濟生活和共同的歷史淵源,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實現兩岸統一的堅實基礎。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  內涵及特征  兩岸統一  基礎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及特征

  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和實際活動的方式及其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由於人類發展的多樣性和地域性,決定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除了具有人類的共性外,還具有自己的特征。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祖先於清晚期以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逐步創造出來的並經過人們的反覆實踐、提煉而日趨成為穩定的意識、行為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字、書法、繪畫、建築、音樂、舞蹈、儒、釋、道、經、史、子、集、中醫、武術等範疇。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內憂外患,朝代更迭,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奧秘就在於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強大生命力。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就認為,歷史“有一個決定的‘東西’,就是亞細亞。那個外界的物質的太陽便是從這裡升起,而在西方沉沒,那個自覺的太陽也在這裡升起,散布一種更為高貴的光明”。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強烈的大一統觀念。天下一家,民胞物與,四海之內皆兄弟等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並流淌在中華民族每一個成員的血液裡,成為一種堅如磐石的文化心理。以國家統一為樂,以江山分裂為憂,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政治價值取向。《詩經》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乃中華民族大一統觀的重要思想之源。經過儒、法兩家的論證和充實,歷代思想家和統治階級的豐富和發展,這種大一統思想和觀念深深印人中華文化傳統之中,並在文學、藝術、建築以及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習俗等方面打上深刻的烙印。恰如孫中山先生1922年8月在《統一宣言》中所言:“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中,正是這種意識使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儘管它過去遇到了許多破壞的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