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文化之兩岸連結:從宗教信仰到文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3 14:23:32


 
  兩岸故宮的文物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的演進史,從周朝使用鼎來祭祀鬼神;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衣;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代表盛唐文化的唐三彩;宋朝“鈞、汝、官、哥、定”五大官窯的瓷器;元朝的青花瓷;明朝永樂大典;到清朝的翠玉白菜等,都代表中華文化在每個階段的演化與重點。北京故宮則是世界最大宮殿建築,紫禁城的規模與宏偉代表中華文化在當時的輝煌。但是中華文物背後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演進史卻沒有走進民間,民眾對於存放在兩岸各大博物館的文物多數只知其名,而不知道文物的典故,這對中華文化的復興是一道阻礙。

  舉例來說,中國製作瓷器的技術領先西方數百年,明代後期,中國瓷器傳到了歐洲大陸,其高雅的藝術風格與精湛的製作技術,吸引了那些自詡為物質文明的歐洲上流社會人士,皇家的書室廳堂、王公貴族的婚誕慶典場所,中國的青花瓷被列為上品。新航路的開闢,使歐洲成為擁有大量中國瓷器的地區。由於消費者的喜愛,大批西方商人乃直接到中國訂購、定燒瓷器。

  自十六世紀初,葡萄牙商人率先與中國進行直接的瓷器貿易以後,許多歐洲國家相繼而來,後來各國成立了東印度公司,使這種貿易更為擴大且直接。因此,中國瓷器傳過了歐洲,後來又轉口運到美洲,再擴大到澳洲。在宋代以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能製作瓷器的國家;此後,製作技術先傳至朝鮮,才有更多的國家開始生產瓷器。甚至在十六世紀物質文明豐富的歐洲,也只能生產陶器,後來雖漸漸地學會了燒瓷,但只是一些火候不高的軟質瓷器。直到西元1710年左右,德國人試燒成功第一件硬質瓷器,歐洲才有真正的、名副其實的瓷器。還有酷愛小玉器的乾隆皇帝,在平定大小金川後,讓和闐玉源源不斷送至北京,再送至當時江南,命令工匠製成精美可以單手把玩的玉器。在滿清末期的慈禧太后也酷愛玉器,使得玉器在兩岸的故宮有如此多的珍藏。當世界盛名的翠玉白菜展現在我們面前時,多數人只欣賞白菜雕刻的刀工與白菜上栩栩如生的兩隻昆蟲,一隻是蝗蟲,一隻是蟈蟈,而忽略了正是因為乾隆皇帝與慈禧太后的喜好,造就了玉器在中華文化的輝煌。

  兩岸要復興中華文化首先應從在台北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與兩岸所有博物館的文物合作做起,兩岸故宮在過去幾年的合作引起廣大迴響,也吸引了兩岸民眾的關注,台灣自從開放大陸觀光客赴台旅遊後,台北故宮一直是陸客必訪之地,當然兩岸故宮過去幾十年來也吸引無數外國觀光客。

  自從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緩,兩岸故宮開始攜手合作,兩岸故宮於2009年9月舉辦了2009年11月在台北舉辦了“為君難-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時代”的學術研討會 ,兩岸透過清朝雍正皇帝當年批閱的奏摺與文物共同探討當年雍正皇帝的為君之道;2011年在台北的歷史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合作,在台北舉辦了“瀋陽故宮文物展-大清盛世”讓台灣的民眾可以了解到當年滿清的文治武功;2011年台北故宮推出“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除合展《富春山居圖》外,還包括黃公望的繪畫淵源、黃公望書畫真跡、黃公望之友、《富春山居圖》的臨倣本和黃公望的影響等5部分, 該次特展,由台北故宮與浙江省博物館、北京故宮、大陸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以及雲南省博物館等大陸機構合作,是台北故宮首次與這麼多大陸博物館合作。台北故宮收藏的《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以及由北京故宮典藏的《晉王獻之.中秋帖》與《晉王珣.伯遠帖》,因乾隆皇帝收藏於紫禁城內的“三希堂”而聞名於世。今年適逢故宮建院90周年,兩岸故宮跨海合作,將3件筆墨珍寶首度以珂羅版印刷技術限量複製,並以“三帖合於一篋”的方式,在兩岸出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