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卓澤淵:反思戰爭 以法治保障和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31 10:51:01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今日上午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情況舉行發布會。(中評社 楊犇堯攝)
  中評社香港8月31日(記者 楊犇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今日上午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央黨校政法部常務副主任卓澤淵指出,二戰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反思成果,就是要把它轉化成法治的制度設計,要成為人類走向未來的法治保障,就是這套和平與安寧所需要的法治環境、法治體制、法治機制。

  卓澤淵在開場發言時表示,放眼神州大地,依法治國正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成為中國的治國方略,一場聲勢浩大的法治行動在中華大地上演繹。看看當今世界,這是一個走向法治的世界,法治化的中國和走向法治的世界在這個時代奏響了一曲合奏曲。中國在這個時刻來紀念這麼一次偉大的勝利,不忘歷史,緬懷先烈,離不開反思。

  卓澤淵又指,回想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甚至不必區分是不是侵略,只要是主權國家就可以發動戰爭。在一戰後,在國際聯盟的主導下,世界共同的認知就是必須反對侵略戰爭,而且認為侵略戰爭構成國際罪行。但是很遺憾的是世界還是不幸地發生了二戰,人類又一次進入災難的戰爭深淵。在二戰後,聯合國組織成立了;在二戰後,人類又一次開始了對自己法治的反思,用法治來制約戰爭,用法治來阻止戰爭發生,用法治來消滅戰爭可能發生的因素,使人類能夠持久和平。

  卓澤淵指,我們正是在這樣不斷努力中前行,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世界並不平靜,一些大大小小的國際紛爭導致的國際戰爭衝突依然不時地出現在世人的眼中,令人憂慮。二戰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創傷,我們撫今追昔,“二戰給我們帶來的反思的成果,我們要把它轉化成法治的制度設計,要成為人類走向未來的法治保障。那就是人類永久的和平與安寧,也就是這套和平與安寧所需要的法治環境、法治體制、法治機制。”

  他表示,說到中國的法治,讓我們把目光倒回去100年,中國的法治現代化是面對西方列強被迫開啟的,開啟中國最初法治現代化大門的是清王朝,做了極其艱苦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績。但是清王朝沒能把中國帶進一個法治國家,沒有建成法治國家。國民黨政權,如果我們平心而論,對中國的法治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中國法治進一步發展。但是同樣遺憾的是,中國也沒有能在國民黨政權下法治化,法治中國依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是1949年以後,中國這塊大地上出現了社會主義政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了50年代法治的欣欣向榮。

  但是我們也知道,我們遭遇了嚴重挫折,“反右鬥爭”的擴大化,災難的“文化大革命”,給中國法治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是我們黨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開啟了民主與法治的大門,提出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的目標、口號、原則,中國開啟了新的法治歷程。經過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到1997年中國共產黨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發展目標。1999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憲法修正案的形式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憲法原則。2002年,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大提出了要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在2007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提出繼續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到2012年,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召開作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繼而在2013年,我們黨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法治作為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加以部署。2014年11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我黨歷史上第一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的全面法治建設、全面地依法治國由此拉開序幕,開啟了新的歷史歷程。

  (後方支援記者:李仕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