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利是”封上的百家姓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09:58:42


這是香港一家店鋪銷售的百家姓利是封(1月11日攝)。(圖源:新華社)
 

  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收藏了不同年代的利是封。在其位於上環的店鋪裡,這些利是封在展示櫃上一一陳列。在他看來,每個年代的利是封都是極為寶貴的回憶。

  “我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出生,當時父母給我的利是很簡單,只是用一張紅紙包住一兩枚銅錢,在除夕夜裡放到我的枕頭下。”鄭寶鴻說,隨著年月流逝,利是封的設計和包裹其中的錢幣都在不斷變化。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香港,印刷業不斷發展,每年年底都會有工廠印刷利是封,上面大多印有各種美好寓意的圖案。鄭寶鴻拿出一個生產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利是封介紹說,紅底、金色竹子、“竹報平安”字樣是其主要特點。

  “上世紀六十年代,利是封迎來比較關鍵性的變化,封面上增添了彩色圖案,很多知名公司開始用利是封作宣傳。”鄭寶鴻說,百家姓利是封也是在這時流行起來。

  鄭寶鴻記得,他十多歲時,曾收到一位張姓商人長輩的利是,利是封上印有“張”的字樣,裡面裝著一張50港元的紙幣,這在當時是一封大利是。

  “大家都很喜歡印有姓氏的利是封,因為派利是時可以讓對方記住自己的心意。”鄭寶鴻說,當時正值香港經濟起飛,做生意的人出手特別闊綽,印上姓氏的利是封也可當作一張名片。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塑膠工業蓬勃發展,塑膠利是封也應運而生。除了傳統的長方形利是封,還有圓形的小型利是封專門用來裝硬幣。

  儘管隨著電子支付在香港越來越普及,多家銀行也紛紛推出“電子利是”,然而人們似乎更喜歡以傳統方式向親友送上節日祝賀。春節前夕,大批香港市民於銀行門外排隊等換新鈔票,就是顯見的證明。

  “親手派利是不僅是派送,更重要的是傳遞祝福和心意。”鄭寶鴻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