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兩岸全方位結合 馬英九最重要抉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4 11:07:13  


  中評社香港11月24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3日社論說,奧巴馬訪中和胡錦濤發表聯合聲明,或謂台美關係已遭稀釋,認定這是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但若就台灣前途解決方案而言,應是綠營的焦慮,台獨更加瀕於消亡。兩岸互動隨著兩岸經貿互動進一步的趨於緊密結合,大中華經貿圈至此當可宣告成形,而且可以預見兩岸全方位的結合可能,台灣若要擺脫邊緣化的危機,而且成為大中華經濟圈的成員和新的中心,是本世紀也是馬英九任內最重要的抉擇。

  社論說,當然,北京如何看待此一形勢的轉移,如何創造兩岸更大的機遇,讓台灣人民感受到機遇之難得,為兩岸長遠之未來,自屬義不容辭。況且通過改革開放30年在各個方面的成功示範,以及金融風暴的考驗,無論如何都應展現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寬容。特別之於兩岸未來的所有安排,在姿態上當有一全局在握的高度,而非斤斤計較。一個開放的兩岸政策,正是“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必急於一時,要能把重點放在如何運用軟實力和可以創造的雙贏策略。

  台美關係出現轉折原是中美正向發展的結果,也是意料中事;所以“如果出現轉折”是指馬政府如何看待未來的台美關係。台美關係原就是中國代表權之爭的餘緒;換言之,台美關係是非常時代的非常產物。美國以“台灣關係法”替代原有的台美關係,不能不說是留了後手。正如同日本戰敗後,僅僅是“放棄”台灣,也留了一手,前後如出一轍。這只能說明國共內戰讓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卻在兩岸之間出現了長期的斷裂,也讓美日都可趁勢上下其手。

  社論說,由於歷史的遺憾,如何重新看待國共關係,以及如何重新詮釋國共內戰,北京該承擔的責任和工作自要較台灣方面更具關鍵意義,且有義務全方位思考,如何才可能有效拉近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而不是強加台灣當局,更不宜針對台灣人民強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兩岸問題的水到渠成,不在台北而在北京如何善自經營,讓兩岸人民都感受到緊密結合才是大勢所趨。

  北京也只有如此才可能寄望台灣當局能夠擺脫既往的思維,重新思考台美關係的變化。基於中美戰略互信和再保證的達成,台灣問題如果不再是中美之間的交往障礙,不再是最敏感的問題。那麼台灣問題也不應該是中美之間無法化解的爭執點,當然也不會是中美高峰的難題和爭點。

  社論指出,台美關係的變化的根本在於美國之於台灣的利用價值,即台灣作為制衡中方的前進基地,是否已到了新的臨界點,非有新的調整不可。就美中戰略互信和再保證而言,美國當然要在台灣問題上有所表態和取信北京的具體作為。

  台灣當局也應看到這一變化。即兩岸互動格局若確認已出現變化,由對抗轉向互動互惠,而且緊密地成為大中華經濟圈的成員,那麼既往的對抗思維,當然要有一新而明確的調整。美國之於兩岸的角色,隨著奧巴馬期望兩岸和解、期望兩岸從事政治對話和互動,其實已很清楚地表態,即美國所追求的利益已不再是兩岸對抗、對峙,反而是樂見兩岸的和解,樂見中國的和平崛起。

  台灣當局如何看待奧巴馬之於台灣問題的具體策略,一方面可以預料美方必然會保證台美關係基本不變,“台灣關係法”依然可以有效運作。至於台美之間具體的問題,從台灣當局放寬美國牛肉進口引發島內軒然大波,到美國重新思考對台軍售的質與量,都可看到美國追求片面利益的用心;因此也都是檢驗台美關係是否已出現變化的具體指標。

  社論說,作為中美關係的應變數,台灣當局與其認定“台美關係法”應該繼續有效,台美關係不至於出現出人意表的變化,不如作為主變數,在兩岸和台美關係之間掌握最大公約數,重新定位台美關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