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戰略定位與兩岸關係發展框架及主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8 12:27:04  


胡錦濤從容自信,為台灣問題作出新的戰略定位。
  中評社訊╱題:新戰略定位與兩岸關係發展框架及主體 作者:郭震遠(北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胡錦濤報告明確地把解決台灣問題納入中國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戰略大框架中,對台灣問題作出新的戰略定位。
  .十七大報告宣示了未來對台工作將以和平發展為綱,努力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
  .眾多「共同」組成的詞匯,其集中意義是強調兩岸共同承擔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關於台灣問題的部分一經發表,立即在海峽兩岸和國際社會都引起熱烈反響。這部分內容最突出的特點是:既高瞻遠矚,將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复興的戰略大框架中;又自信從容,務實、有效地全面協調解決台灣問題與中國和平發展的關係,反對「台獨」分裂活動與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關係、以和平發展為主題,穩步推進兩岸關係發展。顯然,這是在總結過去幾十年對台工作經驗以及深刻認識兩岸關係和世界巨大變化的基礎上,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指導思想、方針政策和策略與時俱進的升華。可以認為,十七大之後,中共的對台工作和解決台灣問題的進程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即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的階段。

  對解決台灣問題
  做出新的戰略定位

  一九四九年以來,對於解決台灣問題在中國的戰略大框架中的位置的確定,即戰略定位,發生過重大變化。台灣問題發生之初,解決台灣問題實際上只是中國內戰的最後一個重大戰役問題,即「解放台灣戰役」。如同已進行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海南島戰役」等等一樣。但隨著台灣問題的長期化,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定位發生重大變化,成為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重大問題。從上一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解決台灣問題作為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標誌,一直列為中國的「三大任務」之一。

  戰略定位的變化表明,台灣問題早已由軍事問題成為牽動中國戰略全局的重大政治問題。同時,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特別是思路也發生重大變化,從「解放台灣」變為「和平統一」。

  從上一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圍繞解決台灣問題出現了一些新的重要情況。主要有:海峽兩岸四十年的隔絕已打破,交流、交往持續、較快發展,已達到很大規模,但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的分裂活動明顯加強並已執政近二十年,「台獨」的危險嚴重而且現實。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進程已取得輝煌成就,但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都進入攻堅階段,緊緊抓住和維護本世紀頭二十年的戰略機遇期:爭取新的更大發展,成為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務。台灣問題,特別是「台獨」勢力的分裂活動成為最嚴重、最現實的干擾因素。

  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作用大為增強,國際環境明顯有利於反「台獨」鬥爭,但受「中國威脅論」及其它因素影響,國際社會對中國早日實現完全統一,存有明顯疑慮,等等。有效應對新情況,最重要的是根據新情況調整、完善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定位。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第一次在中共黨的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做出這一判斷表明,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對於解決台灣問題有了新的、內涵更豐富、戰略層次更高的定位。

  中共十七大對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定位,既延續了過去幾十年的判斷,又有十分重要的新發展。無論把解決台灣問題視為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還是作為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問題,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就台灣問題本身論台灣問題;中共十七大的判斷則明確地把解決台灣問題,納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中,即納入了中國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戰略大框架。這是更深刻地把握台灣問題的本質,以及解決台灣問題與中國現代化進程關係的表現。

  台灣問題發生和發展有十分復雜、多樣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十九世紀中期之後,中國長期積貧積弱,因落後而屢屢挨打。所以,從根本上說,解決台灣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只能是中國的發展和強大,即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和必然結果。

  做出這一戰略定位,標誌著中國解決台灣問題又進入一個新階段。新階段最重要的特點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同樣是任何勢力無法阻擋的,中國對此將具有前所未有的自信,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從容;中國將按照現代化進程的需要,選擇和決定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步驟和時機,充分把握實現國家統一進程的主導地位。這兩個特點決定了,新階段的中共對台工作必將更加主動、積極、更加不受干擾地向前推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