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日報:香港得靠山 溫室花朵會否失幹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9 09:57:14  


  中評社台北6月29日電/1994年,瑞士信貸(香港)董事總經理陶冬剛到香港時,他記得每到了夜晚,從尖沙咀望向香港島,各色閃耀的霓虹燈中,幾乎清一色都是日本企業的廣告招牌。15年後的今天,他猛然發現,維多利亞港兩岸,大半的招牌已經被中資企業取代。

  街道招牌 日商換中企

  台灣經濟日報報道,維多利亞港廣告招牌的變化,述說中資企業在香港經濟分量的大躍進。香港口中的中資,在台灣叫陸資。

  香港中資企業協會總裁王遼平說,香港較早前就已存在一批中資企業,例如早年被稱為“四大家族”的中國銀行、中國旅行社、華潤集團與招商局,有的歷史甚至可以回溯到1949年以前。但更多中資企業進入香港,還是在1978年大陸改革開放以後。

  王遼平表示,中資企業來到香港,是根據各自的經濟利益及發展目標而定。1980年代,由於大陸對外貿易仍不發達,大部分對外貿易還必須通過香港進行,因此這段期間來到香港的中資企業,主要以外貿公司為主。

  到了1990年代前後,開始有一批大陸的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到香港,因為香港作為區域金融中心,大陸的金融業為了自身發展也需要利用香港這個門戶。這段期間來到香港的大陸企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到香港上市籌資。

  2006年香港首次公開發行(IPO)集資金額超越美國紐約,排名全球第二位,僅次於英國倫敦。王遼平指出,這與一大批大陸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選擇到香港上市有絕對的關係。

  光是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三家大陸全國性銀行,當年在香港的集資金額合計就超過港幣1,249億元。

  另一方面,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確定大陸將於1997年收回香港,不少港人及英資企業對香港前景信心動搖。

  在中共中央“拖住英資、穩住華資、壯大中資”的政策下,北京當局開始積極部署中資企業,從貿易、航運、金融、地產、旅遊等領域介入香港經濟活動,為1997年平穩接收香港做好準備工作。

  無論是基於經濟或政治目的,經過近20年的發展,今天,中資企業與香港經濟間的關係,已經到了“難分難捨”的地步。大陸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一位不願具名官員指出,到香港時代廣場看看就知道,從小南國、小肥羊到滿江紅,光是餐廳就有不少是大陸來的。

  據中聯辦統計,目前香港中資企業約有2,700多家,總資產超過2,200億美元,是香港最大外資來源,聘用的香港本地雇員人數約4.88萬人,行業遍及各個領域。其中,在銀行、保險、旅遊、建築等領域,中資企業的市占率更達到20%以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