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是中國的香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1 14:37:24  


 
  明乎此,要對抗香港病態本土主義,主要的爭取對象應該是今天30歲以下的青年人和他們的父母,要讓他們清楚地認識香港未來希望的所在,再由屁股去指揮腦袋。

  很清楚,香港的前途不在英國。揮米字旗的青年人不少早已數代歸化英藉,他們的出路大不了就是跑回祖家。但英國今天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內部面臨分裂,外部要跟歐盟加強防火牆,怎還有心情和力氣去照顧香港,那裡連工作機會也難找,不少居英的年青人正設法回流,那些拿著BNO護照的,根本無處容身。

  香港的前途也不在美國。抱著美國的大腿的國家和地區已經不少,有些國家甚至還有政黨以爭取成為美國一個洲為政綱,美國至今也沒給予詞色。先不說今天美國的問題並不比英國少,顧不上連奶粉都要麻煩人家大總統的小香港。事實上從美國本身的利益考慮,就算香港給美國拿了過去,連食物和用水都全靠中國,根本無險可守,更說不上能帶來什麼額外利益,她犯不著因香港而無緣無故跟中國鬧翻。不過香港出現這樣那樣的小麻煩,給中國帶來大大小小的尷尬和損失,作為競爭對手的美國倒是樂於見到的。

  以上這兩點道理,學生的家長們大都知道。所以儘管香港主流媒體怎樣天天罵共產黨、罵中央和特區政府,家長們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中產階級更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小朋友學普通話,學簡體字。媽媽們一方面支持奶粉過境限帶,同時也支持要搞國民教育。大部份香港市民就是如此矛盾,他們很自然的有一定程度的本土意識和本位思想,但這基本上是正常和健康的,就像內地所有大城市的本土意識和本位思想一樣。問題在於如何善導這正常和健康的本土意識和本位思想,和防止其朝病態發展。

  香港社會要去殖民地化和再中國化

  在香港,中央和地區政府長期實行綏靖政策,以謀求一個外部和平穩定的環境,讓舉國能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但這只不過是從我們中國文化中息事便可寧人,投降便能免死傳統思路的投射,西方掠奪性文化本來就不買這一套的賬,近年來更變本加厲,全球的經驗從埃及到利比亞到釣魚島都說明,息事更招煩惱,投降死得更慘。香港亦如是,國民教育退了一步,反對勢力便得寸進尺。

  這就回到文初提到的去殖民地化和再中國化的問題。國民教育也者,本來就是要發揮這功能,只是一落實到設計和執行的環節,從指引開始便把這兩點基本功能閹割掉,所以今天國民教育課程被擱置,沒有人感到可惜。遺憾的在於梁振英政府被反對勢力推倒了國民教育課程之後,便更全面大倒退,使香港和內地的關係更加緊張和突出,對方不但不領情,更乘勝追擊,來個第二輪“佔領中環”,務求盡快來一次決戰,一舉奪權。

  中央已經明白到去殖民地化和再中國化這必要的措施不能再含糊拖拉下去,因而從兩會期間開始便再三的正面提出特首一定要愛國愛港。再下去,特區政府還需要落實治港班子要“以愛國者為主體”。根據鄧小平本來的意思:“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簡而言之,愛國者就是愛國愛港,屁股要坐穩於國家和香港社會整體利益這一邊。

  特首和整套治港班子都堅定愛國愛港,屁股坐穩了,下一步就要全面進行去殖民地化和再中國化。首先以愛國愛港的標準檢視過去,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誰是英雄,誰是狗熊,要分得清楚。換句話說,香港過去近兩百年的歷史要重修,特別是自抗戰以來的現代史,要還它一個中國人觀點的香港面目。其次,我們要以中國人的觀點重新檢視香港自1967年香港左派稱之為“反英抗暴”的暴動以來香港的發展與變化,從中再認識今天的香港,分清楚什麼是需要清洗的污漬,什麼是需要保留的“茶垢”。該保留的要保留,應清洗的還得清洗。我的老領導李瑞環是北方人,他不懂南方的茶道,茶壺不是老不洗的,倒掉不喝的第一泡事實上就是把新茶葉跟老茶壺內部一起清潔,分解和沖走殘留農藥。

  香港社會環境經過去殖民地化和再中國化的必要淨化之後,一切便好辦。香港市民要通過這個過程中明白到香港跟祖國是個命運共同體,香港回歸就是要融合,與整個中國結成不可分的一體。香港是中國的香港,愛國愛港不單是天經地義,同時更是香港的核心利益,是維持這個城市短期繁榮穩定和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把這訊息傳播,深入民心,就是最佳的國民教育。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仔”,我也有我的本土情意結,更堅信香港有很多優點和特色需要保存和發揚光大,並認為只有這樣香港才能為國家下一步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但這一切,都建基於絕大部份市民屁股要坐穩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這最根本的理念之上。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5月號,總第185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