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首門非瞄準線迫擊炮發射平臺亮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3 09:48:17  


美軍未來戰鬥系統非瞄準線迫擊炮想像圖。
  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法國《航宇防務》報道,近日,BAE系統公司、美國波音公司與其商業夥伴科學應用國際公司(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AIC)組成的未來戰鬥系統(FCS)主要系統集成(Lead Systems Integrator,LSI)小組以及美陸軍披露了首門未來戰鬥系統非瞄準線迫擊炮(Non-Line-of-Sight-Mortar,NLOS-M)發射平臺。

  非瞄準線迫擊炮由BAE系統公司研製,研製目的在於改變現役迫擊炮在戰場上的傳統作用,使其能夠提高乘員的生存能力,並增強其對步兵部隊提供的火力支援。而非瞄準線迫擊炮集成有先進的武器系統和生存設備,足可降低乘員遭受敵方火力攻擊的風險,同時該炮還可為前線作戰部隊提供更迅速、更精確的火力支援。

  75名工程師在BAE系統公司系統集成兵工廠中成功研製了非瞄準線迫擊炮發射平臺,發射平臺上集成了1門安裝在樣機底盤上的自動型120毫米炮塔式單管滑膛迫擊炮。

  BAE系統公司於2006年9月向美陸軍成功交付了非瞄準線火炮(NLOS-C)發射平臺,而僅6個月之後就迎來了成功研製非瞄準線迫擊炮發射平臺這一重要的里程碑。

  目前正在將非瞄準線迫擊炮發射平臺運送至美國明尼蘇達州的Camp Ripley軍營,以使其接受實彈射擊試驗,目的在於證明該發射平臺先進武器裝備技術的可靠性,包括:彈藥自動儲存和裝填、後膛裝填技術、炮膛內氣體調控系統(IBARS)以及炮管自動冷卻系統(AMCS)的子系統。

  工程師們將非瞄準線迫擊炮設計成後膛裝填模式,原因在於這種模式可使乘員在車輛全裝甲防護下執行射擊使命,而並非像現役自行迫擊炮那樣具有開放式發射平臺。

  BAE系統公司的工程師還採用了即將獲得專利的炮膛內氣體調控系統技術,使士兵能夠以小角度操控迫擊炮進行射擊,以提高有效性和靈活性。該技術還可在不傷害乘員的安全模式下拆除瞎火炮彈。炮管冷卻技術可使迫擊炮長期保持高射速。

  此外,該技術還可確保炮管長期清潔,以減少士兵的負擔,同時增強系統的反應能力。

  在Camp Ripley軍營成功完成測試之後,非瞄準線迫擊炮發射平臺將改進成集成有全套任務模組設備元件的樣機系統,其80%與非瞄準線火炮一致。該任務模組隨後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尤馬試驗場接受試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