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美軍特種部隊四大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3 11:57:48  


美軍特種部隊從偏重“體能型”向突出“智慧型”發展。
  隨著美軍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其特種部隊也在不斷調整自身以適應作戰需求。

  從“單獨行動”向“聯合作戰”發展

  美軍特種部隊成立伊始,就擔負了秘密滲透到敵人後方抓舌頭、炸鐵路、毀橋樑、截斷補給線、襲擊指揮所等多種任務,這些任務都有明顯的單獨行動的特點,不需與其他兵種力量更多地協同。隨著聯合作戰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深入,美軍特種部隊的行動正越來越體現出明顯的聯合性。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共部署了大約一萬名特種部隊。

  美軍中將說,甚至在作戰行動開始前,我們就已感覺到特種部隊的重要作用;在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聯合戰役中,他們一直對我們取得作戰勝利起著巨大的作用。

  從偏重“體能型”向突出“智慧型”發展

  美軍特種部隊成員一直以良好的體能素質而著稱,以挑戰生理極限、山地作戰、沙漠生存為主要訓練內容。這些訓練保證成員都具有良好的心理與身體素質,為完成任務提供了有力保證。

  隨著實戰的需求,如今美軍特種部隊所執行的任務已遠遠超出了秘密作戰與突然襲擊,因此其成員往往是擁有碩士學位的高科技“捕蛇者”,能夠從事各種各樣的特殊情報活動。在遂行任務時,特種部隊能熟練使用雷射器、新式雷達感測器、電腦、無人駕駛飛行器以及先進的網路。

  特種部隊的行動方法也體現出較強的“智慧性”。潛入伊境內的美軍特種部隊一般6人一組,每個成員都有某方面的突出特長,如炸藥專家、通信專家、石油專家、心理專家、氣象專家等。如美特種作戰部隊在保護伊拉克南部油田任務中,不僅通過軍事行動佔領並保護了關鍵的油井設施,還通過賄賂,說服一些伊軍指揮官不在撤退時點燃油井,而使薩達姆命令炸毀伊南部石油設施的計劃化為泡影。

  此外,美軍之所以順利渡過幼發拉底河,也是由於特種部隊成功阻止了伊軍炸壩和毀橋。

  從“小編組”向“大規模”發展

  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前司令斯蒂納陸軍上將指出:“在當今的多極世界裏,特種作戰部隊是執行美國安全戰略的非常理想的工具。”

  為此,美軍高層決策者總是在特定的情況下,針對不同的作戰物件,把非同尋常、急難險重的作戰任務首先賦予特種作戰部隊,發揮其“突擊隊”的作用。美軍在以往賦予特種部隊任務的基礎上,又賦予其反恐行動與心理戰行動任務,這使得特種部隊的應用範圍大大增加,特種部隊由“小編組”向“大規模”發展也隨之成為必然。

  據美國防部發表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美軍特種部隊的編制將達到自20世紀60年代越南戰爭結束以來的最大規模。美軍計劃在2007年內將特種部隊的人數增加15%。擴編後的美特種部隊將從原來的15個營擴充至20個營。為支持美軍特種部隊的這次擴充,在未來5年內,美國防部計劃投入21億美元,用於提高研究、發展、檢驗基礎設施和應對日益顯現的核生化武器威脅的能力。

  從“從屬地位”向“戰略地位”發展

  美軍正把特種部隊的地位提升到戰略位置。美軍此次全面擴充特種部隊,毫無疑問就是要為今後進一步實施“先發制人”的戰略方針,和對對手進行先期打擊做好實力準備。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特種部隊為收集情報、發現線索、跟蹤目標、配合作戰立下汗馬功勞,為反恐戰爭的實施起到了重大戰略作用。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特種部隊更是先期進入伊拉克境內,展開情報戰、心理戰、輿論戰,為美軍爭取了順利攻佔巴格達的戰略主動。不難看出,特種部隊正逐步走上美國政府和軍方決策的戰略舞臺。(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