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艦船知識:中國海軍應堅持近攻遠防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8 10:27:17  



  從我國海洋戰略利益出發,根據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需要,實現近攻遠防這一戰略的主要措施是:

  大力提升以海制陸能力,實現裝備結構轉型。目前,我國海軍向岸攻擊能力還十分薄弱,至今還沒有一型能夠對陸上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的彈藥,惟一對岸攻擊武器仍是古老的艦炮,雖然在增強火力密度方面也嘗試移植陸軍多管火箭發射裝置等辦法,但均沒有突破制約這一能力真正提高的三大瓶頸:一是射程、二是精度、三是威力。

  這種二戰後期及朝鮮戰爭中美國海軍和二戰中蘇聯海軍曾經使用的方法,在當時與岸炮為主的海防武器的對抗中可能會有一定作用,但在以岸艦導彈為主要海防武器的現代陸海對抗中,以艦炮為主要支援武器的艦艇,在進入有效射程前恐怕已經遭到敵方岸艦導彈的多輪攻擊而多次沉沒了。在發達國家海軍,採取了新艦、新彈、新炮的辦法來增強對岸攻擊能力,即建造瀕海戰鬥艦,發展海基巡航導彈(“戰斧”、“布拉莫斯”陸攻型以及通用反艦導彈的陸攻型等),研製遠端攻擊炮彈,如美國為DDX一21研製的127毫米艦炮,配備了GPS和毫米波雷達末制導的新型炮彈,能夠攻擊180千米外陸上目標,既提高了精度,又不使本艦進入敵方岸上火力殺傷區域。

  我國海軍可以採取以新彈為主的方法,利用我反艦導彈可選擇型號多,改進餘地大,和對近海大型島嶼作戰對射程要求不高等有利因素,走捷徑路線,儘快提高對陸攻擊能力,使我海上力量在近海區域形成以海制陸能力的棕色區域。

  發展大型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保持敏感地區戰略存在。大型攻擊型核潛艇,遠洋近海作戰能力兼有,既是彈道導彈潛艇的清道夫,也能夠為水面艦艇編隊提供有效的水下安全屏護,也能夠在特定的區域單獨部署,形成對這一區域的控制。由於其航程遠,隱蔽性強,具備攻潛、反艦、對陸攻擊等綜合作戰能力,威懾能力無出其右。

  在遠洋敏感通道和關鍵水域,形成和保持大型攻擊型核潛艇的前沿存在,對於提高我國在特殊時期的經濟與能源安全係數十分有效。特別是其具有單獨部署、批量建造的優勢,能夠省去了建造複雜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巨額費用,縮短了遠洋作戰能力的生成週期,作為權宜之計,也不失為上策。劍指遠洋,必須選擇最能夠一劍封喉的兵器。

  適當發展航空母艦,提高對遠洋戰略目標的扼控能力。航空母艦,是一方移動的海洋國土,也是每支心系遠洋海軍的終極嚮往。我國經濟2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奠定了雄厚基礎,船舶工業技術水準也有了質的提高,加之國際軍事技術交流越來越廣泛,目前,已經具備了獨立建造航空母艦的基本條件。

  我國的近鄰泰國、印度均已裝備航空母艦,有的國家還不止一艘。我國擁有航空母艦這一遠洋作戰平臺才能與我國的大國地位相符合。從提高遠洋防衛作戰需要來看,航空母艦是一項迫切選擇。建造2~3艘航空母艦,形成2~3個航母戰鬥群,對於同步提高近海攻擊能力和遠洋防衛能力都是關鍵裝備。

  劍不夠長,向前一步!手持短劍的勇士在完成一次致命的劈剌後,最佳的選擇是退回原點,緊守法門,尋機再取。(來源:《艦船知識》雜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