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堅持體育非政治化奧運精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6 10:37:00  


  中評社香港2月16日電/二○○八年北京奧運會已跨過二百天的倒計時,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但是,國際上仍然有一些人存有這樣那樣的偏見,將體育與政治掛鈎。最近,極少數人在達爾富爾問題上向中國發難,試圖杯葛或抵制奧運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十四日表示,將達爾富爾問題與奧運會掛鈎,無助於達爾富爾問題的解決,也有違體育非政治化的奧林匹克精神。 

  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中方十分重視達爾富爾問題,並一直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發揮着積極的建設性作用。中國自二○○七年五月設立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以來,特別代表三次訪蘇,出訪美國、主要非洲國家及聯合國、非盟、阿盟和歐盟,並出席錫爾特和談會議,與有關各方就達爾富爾問題加強溝通和協調。 

  中方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做工作,推動蘇丹政府、聯合國、非盟就在達爾富爾地區部署“混合行動”達成一致。中國還派出總共三百多人的部隊,參與聯合國在蘇丹的維持和平行動。 

  中國政府為解決達爾富爾問題作出了不懈努力,這是國際社會不帶偏見的人們有目共睹的事實。奧運會是世界人民的體育盛會,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非常遺憾,曾向北京奧委會表達過希望為北京奧運會作出自己貢獻的願望、並接受了北京奧組委藝術顧問聘書的荷里活導演史提芬史匹堡日前公開宣佈,由於中國在對待蘇丹問題上的態度,他將放棄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藝術顧問身份。 

  一些名人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著,受到人們的尊敬。但他們並非樣樣在行,特別是對政治問題的看法,也只能是他們自己的觀點,並不能當作指標,更不能作為號召。在台灣,諾貝爾奬獲得者李遠哲的例子就是前車之鑒;現在的史提芬史匹堡也是這樣。因此,人們總是善意地希望名人珍惜自己的聲望,不要貿然表態,被人利用。 

  社論說,利用名人來達到政治目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慣用伎倆。英國《獨立報》十四日刊出一封致中國政府的信函,敦促中國在全球聚焦北京奧運會之際採取更多行動以結束達爾富爾衝突,其中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名字出現在署名名單末尾。羅格的發言人莫羅當日就在日內瓦澄清,羅格並未在信函上署名。莫羅說,這封信函上所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署名“完全是假的”。隨後不久,《獨立報》新聞主編科曼向法新社記者承認,該報“錯誤刊登了這封有‘羅格’署名的信函”。 

  這種將政治與奧運會掛鈎的做法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美國總統布什十四日在赴非洲訪問前夕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表示,他將按原計劃參加北京奧運會,並且不會公開談論北京的政策,因為他在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時已經敦促中方在達爾富爾問題上作更多努力。布什說,史提芬史匹堡決定放棄執導奧運會開幕式“是他自己的事,我將參加奧運會,我認為奧運會是一個體育事件”。 

  英國文化部負責奧運事務的國務大臣喬韋爾在《泰晤士報》十四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抵制北京奧運會是對中國與蘇丹關係作出的“錯誤反應”。這位負責二○一二年倫敦奧運會籌備工作的高級官員說:“呼籲抵制(北京奧運)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不會達到任何目的。” 

  歐盟輪值主席國斯洛文尼亞體育部長米蘭·茲韋爾表示,希望運動員不要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提出人權及其他敏感的政治問題。茲韋爾說:“體育太重要了,以至不能將它用作一種政治工具。” 

  他說:“奧運會不是談論這件事的一個好場所。這應當由我們,政治家來討論。”茲韋爾特別指出,自一九四九年以來,中國經歷了漫漫長路,正在穩步走向民主。因此,破壞北京奧運會只會適得其反,“他們(中國)需要更多時間,請給予他們時間,而不要把體育當成工具”。 

  社論表示,攻擊和詆譭起不了作用,杯葛或抵制也是根本辦不到的。中國自從開始申辦奧運以來,便已開始準備工作,當申辦成功以後,更是全力以赴。儘管籌備時間緊迫,加上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但情況一天比一天好,中國人有信心舉辦一屆非常成功的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