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京媒:公務員“超國民待遇”說挺有煽動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4 10:06:49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進來互聯網上流行一個新概念:中國的公務員們享受了“超國民待遇”。這一說法很能刺激聯想,抓眼球,雖似是而非,但卻非常利於表達情緒。這個概念一旦被廣泛使用,無疑將製造更多對立。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八項規定清掃了官員的灰色收入,反腐敗遏制了貪官,普通公務員的法定收入和待遇逐漸浮出水面。一些互聯網輿論強調,即使這樣,某些福利、如廉價購房等也應算公務員的“集體腐敗”,他們找到的最新表述就是“超國民待遇”。

  我們認為這樣描述大多數公務員的實際待遇,既過於簡單,也缺少理性,在社會上擴散這一說法十分有害。除了少數貪官,我們對普通公務員的福利水平應有實事求是的評估。

  各地公務員的情況差別很大,但他們基本都是大學畢業以上學歷。有做公務員同學的大學畢業生們都想一想,你們這些在政府就職的同學是宿舍和班級中“混得最好的”嗎?他們是最有錢的嗎?他們是不是有些人收入挺低的,像網上的“屌絲”一樣牢騷滿腹?

  公務員的福利體系是有些特殊的地方,確保了這一職業的穩定感,從而墊高了它的吸引力。在發展不平衡的中國,各種差距幾乎比比皆是,比如城鄉收入差距,一線大城市同中小城市的收入差距,實體企業同金融企業的收入差距等等。我們可以探討如何逐步縮小這些差距,但我們能粗暴地給城裡人尤其是大城市人、以及金融企業員工扣“超國民待遇”的帽子嗎?

  普通公務員群體同社會其他群體的收入和福利差距,不是中國社會最突出的。它之所以在互聯網上得到凸顯,主要是少數貪官、惡官拖累了廣大公務員的形象。官方的責任當然是第一位的,但這不是問題的全部。

  公務員“超國民待遇”一說散發出強烈的民粹情緒,而民粹主義對當今中國輿論場的影響,在全世界都很罕見。民粹思潮很少有單獨崛起的情況,它總是有一條長長的“政治尾巴”,一些精英力量不斷為它添加酵母。

  做公務員一定應是中國“普通職業裡的好工作”,這是我們這個超大複雜社會重新整理不同群體利益關係時的必備理性。高薪養廉在中國不現實,但“低薪促忠”的想法萬萬要不得。那將是我們對社會運轉效率和國家競爭力的慢性摧毀,是對我們自己長遠利益的不負責任。

  公務員的薪酬待遇需要逐漸走向徹底公開,政府的日常運行今後能公開的都應公開,這是減少民眾對公務員誤解的最有效手段。在八項規定落到實處之後,這樣的公開有了更堅實的條件,公務員職業只有先得到“普通化”的確認,輿論才會有為使之成為“好工作”造勢的積極性。

  廣大公務員們應當對目前的輿論逆境持謙虛、豁達的心態,相信改變輿論生態的主動權,最終要由公務員隊伍自己的表現促成。此外互聯網輿論場只是中國輿論的界面之一,如何改革中國全社會收入分配制度,實際話語權不可能僅由互聯網世界主導。公務員不該得的一定會被剝奪,該給予的,社會最終將以更透明和法制化的方式給予他們。

  圍繞公務員收入的爭論越來越多,顯示社會對分配已有財富的注意力不斷強化。這是改革的必然過程,我們繞不過。但一定要注意,別讓這場爭論攪散了人心,使社會失去創造財富增量的興趣和動力。那樣的話,我們將越分配越難。公平正義只能在理性的建構中實現,而決不存在於尋找“替罪羊”式的道德判斷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