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工會界:延退每年或減少700萬個就業崗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4 09:33:29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建議探索試行彈性退休制度 由職工自主選擇退休年齡

  記者昨天獲悉,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工會界別將以《積極穩妥推進“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為題,進行政協委員大會書面發言。工會界別認為,延遲退休或意味著每年會減少約700萬個就業崗位,建議我國探索試行彈性退休制度,更好地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

  工會界建言

  1、延遲退休尚未形成改革共識

  工會界別提出,積極穩妥地推進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對於我國經濟繁榮發展和社會穩定意義重大。工會界別在大會書面發言還提出,近年來出於人口老齡化加速、 社保資金缺口大、人均預期壽命延長等考慮,一方面出台“延遲退休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另一方面對於這項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還沒有完全形成改革共識。

  工會界別的大會書面發言透露,據統計,目前中國每年大約有700萬人退休,延遲退休也就意味每年相應期間或減少約700萬個就業崗位,而近年來,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也可能帶來一系列相關影響。

  ◇延退效應

  影響低收入等人群利益

  延遲退休會影響特定人群的利益。高強度體力勞動者和低收入者,由於勞動強度大、收入不穩定等因素,到了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這部分人往往希望能夠按時退休甚至是提前退休,以便休養身體或自謀職業進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對他們造成一定傷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