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降房價不應是限購政策終極目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07 07:20:52


重慶市渝北區大竹林片區樓盤(2016年5月20日攝)。 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高燒”多年的中國樓市在“十一”黃金周迎來了各地政府的連番重拳打擊。自9月30日至10月5日,短短6天時間,北京、天津、深圳等共計15個城市先後發布樓市調控新政,多地重啓限購限貸。

  美國《僑報》10月5日載文《降房價不應是限購政策終極目標》,文章說,有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國百城住宅均價上漲至每平方米12617元(人民幣,下同),環比連續17個月上漲,同比連續14個月上漲。在“北上廣深”4個一綫城市,高高在上的房價已成民衆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對此次各地政府的政策“連擊”,民衆紛紛拍手叫好。甚至一些網民還稱,希望政府再出狠招,讓樓市一降到底。

  客觀而言,寄望通過行政手段讓高高在上的房價“一夜回到解放前”,不現實!畢竟,房地產產業鏈涉及的上下游太廣,牽一發而動全身。假若政府真讓樓市“雪崩”,那它將成為壓垮中國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更為重要的是,當前中國宏觀經濟轉換增長動力尚需時日,還需要發揮房地產行業的支撑作用。也正因此,政府對房地產業可謂是愛恨交加。

  那政府究竟該如何來調控樓市?要達到怎樣的效果才能說樓市調控成功了?要回答這些問題,就不得不提到房屋的兩大屬性——居住屬性和商品屬性,其中居住屬性是首要的。1998年房改之前,在中國,居住是房屋最為核心的屬性;房改後,商品逐漸成為房屋的另一屬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