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浙江借力“互聯網+”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18-11-01 12:00:34


80歲的桐鄉烏鎮居民胡輝奶奶通過網絡直播,向網友推薦她眼中的烏鎮。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浙江在線訊,經過連續四屆的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不斷將互聯網基因植入浙江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借助於無所不在的互聯網,浙江的公共文化供給與群眾文化需求,得到了更有效對接,老百姓甚至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10月31日晚,首屆“一人一藝”寧波市舞王大賽迎來總決賽。市民林先生打開手機,點開“一人一藝”微信公眾號,同步收看了直播。“一人一藝”是寧波市的全民藝術普及工程,目標是到2020年,讓全市80%的人至少能認知或掌握一門藝術。這項工程的快速推進,得益於互聯網的有效助力。2017年,寧波推出“一人一藝”雲平台,搭建面向全市的文化輸送“高速公路”。據統計,自平台試運行以來,累計總訪問量超900萬次。

  不只是寧波,嘉興推出了公共文化服務“團購式”互聯網平台“文化有約”,充分對接群眾文化需求,提供豐富多樣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台州打造的“文化超市3.0”,動動手指上網選課,讓公共文化培訓成為“一座難求”的秒殺爆款;舟山在全國推出“淘文化”平台,實現了消費者對公共文化服務從需求表達、自主選擇、消費享受到最後反饋的完整消費過程……

  5年來,浙江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能力得到穩步提高。截至目前,已建成1個省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11個市支中心、83個縣級支中心、44886個基層服務點、1764個公共電子閱覽室,基本建成覆蓋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分布式虛擬專網;推出浙江文化通等APP應用平台,為群眾提供搜索文化活動資源等服務。杭州、嘉興、麗水、湖州、舟山和浙江文化館等地(單位)也先後建立了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舉辦地,浙江的“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走在全國前列。接下來,浙江將依托已有的省電子政務服務體系,整合各級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搭建全省統一的同標準、多媒體、跨平台、多終端的“浙江智慧文化雲”,實現省域範圍內公共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