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穩投資抓項目,江蘇為高質量發展增動能
http://www.CRNTT.com   2022-06-29 18:47:51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據新華報業報導,穩經濟大盤,穩投資是關鍵。今年以來,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與疫情多點散發的嚴峻挑戰,江蘇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繼續加大在高技術製造、基礎設施、民生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穩定器”“助推器”作用,助力實體經濟穩步提質增效。數據顯示,1-5月,江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增速比1-4月回落0.5個百分點,回落幅度比1-4月收窄3.3個百分點,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勢趨穩。

  穩增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

  5月26日,寬闊的徐圩港區海面上,我國自主設計和投資建造的亞洲首艘全電驅動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長鯨7”輪,正在組織人員清理耙頭,標誌著30萬噸級航道二期徐圩航道疏浚工程建設接近尾聲。工程完工後,將極大促進連雲港沿海產業的集聚發展,提高帶動江蘇沿海開發、服務中西部地區和促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

  這是江蘇沿海開發的“牛鼻子”工程,也是今年以來全省重大項目投資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1-5月,全省10億元以上在建項目2666個,較上年同期增加422個,項目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11.1%,其中10億元以上本年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0.6%……一組亮眼數據,展現出大項目對穩投資的強有力支撐。

  以重大項目推進的“穩”和“實”,著力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進”和“優”,今年以來,全省各地“戴著口罩抓發展”,重大項目不停步。

  在南京,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森林大道站主體結構正式進入土建施工階段,建成後將串聯已運營的地鐵3號線、10號線,並與地鐵S8號線換乘,更好發揮江北新區軌道交通線網整體效能;在無錫,總投資20億元的德力佳二期項目動工,主要從事6兆瓦以上風電用變速箱研發及生產,達產後將為我國大型風電機組國產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在泰州,總投資20億元的中慧元通新型流感疫苗產業化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建成後將形成年產四價亞單位流感疫苗5000萬劑、重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1億劑的生產能力。

  從重要民生“補短板”項目,到先進製造“鍛長板”項目,“壓艙石”“強引擎”效應顯現,帶動一批重大項目投資落地生根。6月26日,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光伏儲能系統項目在鹽城簽約,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再添新動能。“未來,我們將充分釋放儲能項目儲備、產品和技術等方面優勢,高標準建設光伏儲能系統項目,助力鹽城發揮‘風光’產業和資源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董事長瞿曉鏵說。

  優結構,實現質的穩步提升

  從前端工藝設計、計劃調度、生產作業,到後端設備管理、質量管控、倉儲配送,海瀾之家集團的“智能工廠”,突破性地將傳統紡織服裝產業“先產後銷的高庫存模式”,轉變為互聯網信息時代“先銷後產的零庫存模式”,消費者的服飾個性化需求得以真正滿足。在省工信廳公示的2022年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入圍名單中,海瀾之家集團“基於5G+AI技術的服裝行業個性化定制智能工廠”成功入圍。

  今年以來,江蘇高技術產業投資帶動作用明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5月,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0.8%、2.2%,保持快速增長。以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為例,今年以來,江蘇新培育86家,有9家獲評首批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數量居全國首位。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引領投資的關鍵因素,搶抓機遇,江蘇致力於跑出“加速度”。上半年,無錫長三角數字經濟產業園宣布開工,30個重大科創項目簽約落戶。其中,上市總部項目12個、重點科技項目12個、重點平台項目6個,累計投資額超108億元,覆蓋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

  資本為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活水,1-5月,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和旗下管理公司毅達資本投資項目達54個,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占比35.2%。“今年以來,集團扎實推進基金組建,共有6支基金處於組建過程中,規模合計101.5億元。”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規模5億元的無錫人才二號基金已完成組建,主要投向符合太湖灣科創帶產業導向的行業或領域。今年以來,集團體系所投企業中,4家登陸科創板,展現出硬科技投資的強勁動力。

  強保障,實現要素跟著項目走

  6月22日,常州昱坤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陶瓷人工關節項目,在一天內拿到“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四證三書”,真切體驗到“拿地即開工”的驚人“加速度”。“政府部門多次主動聯繫,指導我們辦理各項手續。現在是審批部門推著我們走,為項目建設節省時間和精力。”公司負責人宋慶榮感慨地說。

  項目早日落地,是投資項目快建設、快見效的重要保障。讓“拿地即開工”成為“常態化”,江蘇主動對接、靠前服務、持續跟蹤,通過提前介入,變“單軌辦”為“聯動辦”,確保多個事項“合併跑一次”,大大壓縮了項目審批時限。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13市通過“拿地即開工”機制,共落地重大項目551個,項目前期辦理時間由原來的100個工作日左右縮短為平均35個工作日。

  優先保障重大產業項目用地,今年南京在全省率先出台完善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制報批工作的相關政策和細則,環節前置、容缺受理,審查周期縮短近3個月,實現“地等項目”,保障的省市重大項目中六成已完成供地程序。

  “今年以來,對納入省‘十四五’規劃且由國務院和省政府及其項目投資主管部門批准立項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空間規模由省級採取核銷制全額保障,統籌安排空間規模周轉指標精準支持省重大項目落地。”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年內規模確有緊缺的市縣,為保障地方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在已預支安排10%空間規模基礎上,地方可再申請預支少量的空間規模,同時對列入國家和省重大項目清單的項目,新增用地計劃由省級應保盡保。

  主動靠前破解難題,確保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疫情常態化之下,全省各地各部門當好“店小二”,依法依規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常州有關部門實行全周期服務,在開辟綠色通道、保障水電供應等重點問題上進行專題協調;在淮安,施工人員加班加點搶時間、政府部門做好保障,省級重大項目——淮安中天精品鋼簾線項目進入打樁階段,目前已完成樁基施工……全省上下全力以赴,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條”正不斷提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