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小區向業主發紅利 伸張權力人人努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1-12 16:12:19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網評:小區向業主發紅利 伸張權力人人努力

  來源:光明網 作者:王鐘的

  臨近春節,很多用人單位陸陸續續發放了年終獎,此外,有一種“年終獎”,讓人感到驚喜又溫暖。據報導,一些小區利用公共收益,向業主發放現金紅包或實物福利,贏得業主一片叫好。儘管這筆“年終獎”的總金額並不會太高,卻讓人真實體會到小區踏實做事的誠意,以及業主權利得到伸張的暢快。

  物權法規定,除城鎮公共道路以外、城鎮公共綠地,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公共綠地、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民法典進一步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換言之,從法律意義上說,小區公共設施產生的收入,本來就是業主應得的收益。現實中,這筆收入可能非常可觀,包括小區裡的廣告收入、各類設施的場地租金、停車場收入、充電樁收入、寬帶入場費、通信基站收費等。

  但是,一些小區在年底向業主派發紅利的新聞,還是讓不少人感到羨慕和意外。這是因為充分落實這項法律規定的小區並不多,小區公共收益究竟有多少、去哪兒了,很多業主並不明白,也無從獲得具體信息,甚至還有很多人從來沒有意識到這筆收入本來是屬於自己的。

  從有關報導看,能夠替業主伸張這項權利的,還是要靠代表廣大業主的業委會。業委會成立後,能代表業主對小區公共收益的賬目進行盤點核查,定時公開收益情況,經過業主授權分配這筆資金——當然,也包括直接向業主派發紅利。

  聽上去,一個小區的業委會只要履行好職責,小區在年底向業主派發“年終獎”並不難實現。問題在於,一些小區的業委會疏於職責,沒有把業主的權益放在優先位置,或者缺乏管理小區公共設施、創造更多利潤的能力。一旦小區公共收益成為一筆“糊塗賬”,向業主派發紅利自然也沒有了可能。

  更何況,仍有許多小區根本沒有成立業委會。習慣上,公共設施由物業公司管理,公共收益也落入物業公司囊中。負責任的物業公司,可能會將公共收益用於改善小區環境和日常維修,這也算取之於業主用之於業主。也不排除有的物業公司,直接將公共收益當成自己的經營性收入,那就涉嫌非法侵占業主權益了。

  讓業主切實享有小區公共收益,除了建立業委會並充分發揮其職能,還有賴於相關機制順暢運轉。根據各地制定的物業管理條例,小區共用部分經營收益產生的共有資金,需要召開業主大會由業主共同決定。換言之,業委會只能在業主大會授權下分配小區公共收益。如果小區成立業委會以後,業主大會機制運轉不靈,與各位業主溝通不暢,那麼業委會即使很熱心,也難以充分履行其職能。

  歸根到底,小區公共服務是否做得好、公共收益是否得到合理使用,還依賴於每個業主的努力。要讓廣大業主明白,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的決策與監督,不僅是當一個關心鄰里的“熱心人”,更是為自己的切身權益發聲。如果“各人自掃門前雪”,對小區公共事務不聞不問,用“嫌麻煩”的態度對待業主大會、業委會的各項活動,等於是放棄了自身的權益,也可能對其他業主履行權利造成阻礙。

  小區雖“小”,卻是檢驗現代化治理的一扇窗口。有“理”才能有“治”,希望更多業主行動起來,積極投身社區公共事務,希望更多小區成立業委會並充分發揮職能。(來源:光明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