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播雨”計劃 用高科技潤澤家園
http://www.CRNTT.com   2023-03-26 10:14:06


圖為中國氣象局高性能增雨飛機。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供圖(圖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人工影響天氣利用科技手段干預天氣,可增加雨雪、防止冰雹災害等,造福人類。繼《人工影響天氣“耕雲”行動計劃(2020—2022年)》後,近日中國氣象局出台《人工影響天氣“播雨”減災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播雨”計劃),明確未來三年人工影響天氣高質量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規範高效、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多領域、多種類、全方位的人工影響天氣新型工作體系。

  人工影響天氣如何“化雲為雨”?“播雨”計劃將如何趨利避害,保護美麗家園?記者進行了採訪。

  人工影響天氣不只是增加降雨

  2月7日至8日,青海省東部農業區及祁連山南麓地區出現降雪天氣過程。青海氣象部門搶抓時機,在湟水穀地、黃河穀地、祁連山南麓等地區組織實施飛機和地面人工增雨(雪)作業。據統計,7日20時至8日20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給當地累計增加降水量0.1至5.6毫米,有效緩解了東部農業區和祁連山南麓地區旱情,有利於降低森林草原火險等級、改善生態和春耕生產。

  眼下正值春耕生產時期,多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緩解旱情,改善土壤墒情,滿足農作物播種生長需要。

  人工影響天氣就是人工造雨、人工降雪嗎?當然不是如此簡單。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主任李集明告訴記者,人工影響天氣是指用科學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過程進行人工影響,使天氣現象朝著人們預定的方向轉化。人工影響天氣可以增雨,不能憑空造雨、降雨。“必須要找到有降水潛力的雲,有水汽輸送和上升氣流區,然後在合適時機對符合條件的雲進行催化劑播撒作業,從而達到增雨的目的。”

  其實,人工影響天氣不只是增加降雨、降雪,還可以進行人工防雹、人工消霧、人工防霜等。目前,我國開展較多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是人工增雨(雪)、人工防雹。

  經過60多年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工影響天氣事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體系,在防災減災救災、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國家重大活動保障、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保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