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我們是誰”成在美華人終極之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6 11:04:33  


  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美國《僑報》日前發表署名評論文章稱,華人來到美國這片土地,立即會對“我們是誰”這個最簡單的問題,產生最深刻的困惑。華人在美國,如何與主流文化對接,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成為避開不了的問題。在求發展問題上,華人參政是一個要害問題。

  文章摘編如下:

  華人來到美國這片土地,立即會對“我們是誰”這個最簡單的問題,產生最深刻的困惑。網上流傳一個笑話,“進校門的時候被門衛攔住,居然連續問了我三個哲學上無人能解的終極問題。 你是誰? 你從哪來? 你要到哪裡去?”其實,這些問題,在美國就不是笑話了。

  提出“文明衝突”論的美國大思想家亨廷頓的遺世之作,書名就是《我們是誰》。亨廷頓對在移民大潮衝擊下,美國國家特性的演變憂心忡忡。他沒有明說的話是,文明的衝突,在美國國內正在上演,美國正打一場盎格魯撒克遜文化與其他文化的戰爭,其激烈與嚴重程度,並不亞於國際上的文明衝突。

  同樣的問題,來美華人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對原來不留意的膚色、語言、文化的差異,會變得分外敏感。族裔間互相打量、互相評論,互相融合,也互相衝突。

  美國號稱“民族熔爐”,來美之前,將其理解為各民族和睦融合;來到美國後才發現,“熔爐”背後有文章,在保守勢力眼中,熔爐就是將你原來的文化融化掉,留下的只有盎格魯撒克遜文化。比方說提出“獨尊英語”,等等;去到加拿大,發現加拿大提倡的是“文化拼盤”(或是文化馬賽克、文化沙拉),力求保留移民的文化特性。華人在美國,如何與主流文化對接,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成為避開不了的問題。

  因此,作為華人,要對“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哪裡去”這樣的終極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移民到異國他鄉,遭遇到的問題,無非是生存與發展。具體到美國華人,主要存在於社會與政治領域。首先是反歧視問題。對華人的歧視,有歷史的根源。 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只有到今天才剛剛由國會兩院致歉。因此,華人面對的問題,首先就是反對歧視,要求公正:“我是華人,但也是美國人。”

  最新的例子, 就是陳宇輝案。這名在阿富汗前線浴血作戰的華裔美軍士兵,不是死於敵人的槍口,而是死於戰友的虐待。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陳案主犯獲輕判,入獄30天,罰款1181.55美元,繼續在軍中服役,降一級軍銜。對於一起人命關天的事件,就採取這一種如同拍拍肩膀,“下不為例”的處理,如何服眾? 此案不僅涉及美軍的道德與行為規範,更涉及種族欺淩。民權團體將此案與陳果仁案相比,指出三十年前因種族歧視被殺害的陳果仁未能伸張正義,今天的陳宇輝也未能伸張正義。

  無獨有偶,華裔加州眾議員趙美心的外甥廖梓源亦被指在軍中飽受淩虐,在阿富汗吞槍自殺。3名被告一人輕判入獄30天,另外兩人無罪釋放。正如趙美心所言,陳宇輝和廖梓源之死只是冰山一角。這說明反歧視尚未成功,華人仍需努力。

  在求發展問題上,華人參政是一個要害問題。華人在美國政壇,需要自己的代言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華社呼籲美國當局就《排華法案》道歉已經多年,直到趙美心在當選聯邦眾議員後,奔走呼號,《排華法案》致歉案才能在國會參眾兩院通過。除了趙美心的成就,近年來華人參政在可以說是成就斐然,如華人參政進入“舊金山時間”、“奧克蘭時間”,在當年《排華法案》的發源地, 出了華人的李孟賢、關麗珍市長,但總體而言,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如迄今為止,還沒有大陸背景的、尤其是留學生一族,鮮有出來參與競選。

  在華人參政問題上,狹隘的華人視野,或者是“華人至上”主義也是要不得的。作為華人來說,應該呼籲華人多支持華裔候選人,但同時也應該尊重作出其他決定的華人的選擇,不能狹隘地說,“華人就該投票給華人”。在回答“我是華人”的時候,不能同時排斥非華人的選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