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旅美華人招思虹:讓文物找到最好歸宿
http://www.CRNTT.com   2018-03-27 11:24:53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八國聯軍美國部隊入侵天津的“安民告示”、舊金山灣區華人抗戰勝利70周年特刊、1941年版美國蘭德公司繪制的證明南海屬於中國的地圖册、二戰中美國頒給負傷戰士的紫心勛章、1937年拉開中美航空運郵的海報……面對一件件文物,《金山之路》作者、美國華人收藏協會秘書長招思虹,如數家珍。

  中國僑網報道,日前,招思虹又一次從大洋彼岸背回二十餘件文物,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下稱“國航”)展覽館再添館藏精品。

  “通過文物說歷史才能牢記歷史。”招思虹表示,一件件抗戰的歷史文物串聯起來,是包括華僑華人、歸僑僑眷在內的中華兒女頑強抗戰的歷程,同時也展示了包括中華兒女在內的世界人民對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重要貢獻。

  自2012年以來,招思虹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捐贈文物已有600餘件。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羅存康看來,這些文物的回歸,歷史意義重大。

  “二戰歷史,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羅存康舉例說道,“1942年7月7日,美國發行抗日戰爭爆發五周年紀念郵票,體現了美國對中國抗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貢獻的認同,同時通過展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文物,也能引起世界人民對抗日戰爭的共鳴。”

  自2006年起,招思虹開始走上了為祖(籍)國收集海外珍貴文物的道路。

  從起初用自己的積蓄購買文物,到與許多熱心海外文物回歸的各界人士組成“《金山之路》讀者慈善團隊”,再到創辦文物收藏和交易機構舊金山涵芬樓外樓,12年來,在招思虹及其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已有5000多件珍貴文物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等30多家機構,內容涵蓋辛亥革命、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等重大事件,填補了許多中國歷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每次來中國捐贈文物,大件靠托運,小件就貼身攜帶,招思虹盡可能做到不讓文物離身。此次雖然腳部受傷,走路有些不便,但為了安置好文物,她毅然從美國飛回中國。

  招思虹坦言,12年來,國航幾乎每次都為文物的回歸“保駕護航”,“我深表感激。”對此,招思虹團隊此次向國航贈送了感謝匾,並將“1939年中美通航暨1939年舊金山金門世博會紀念幣”以及“1937年中美航空運郵海報”捐贈給國航。

  在文物收藏事業上,招思虹的家人一直給予其莫大的支持和鼓勵,他們甚至身體力行,一同幫助招思虹“挖掘文物”。面對招思虹的很多無償捐贈,女兒曾開玩笑說,“媽媽,你把所有東西捐出去都沒關係,只要留下我和爸爸就可以了”。

  在招思虹看來,幫助文物找歸宿,就像嫁女兒。“能夠幫一批批文物找到最好的歸宿,讓國人了解更多歷史細節,就是對一個收藏者最大的安慰。”她說,樂於與人分享收藏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這些文獻史物,哪怕我只擁有一天,也是曾經擁有,更何況還對國家和民族有利,何樂不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