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養孩子”使壓力驟增 英華人主婦重返職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8 11:39:54  


 
  孩子降臨增加華人房貸壓力

  和英國家庭不同,華人家庭為養育孩子增加的壓力,還包括買房子和還房貸。大部分華人家庭都沿襲傳統觀念:“結婚先買房,生娃先買房”,若在結婚時還沒有攢夠足夠的錢在英國置業,那麼孩子的降臨,“逼著”英國的華人家庭將買房提上日程,給孩子一個更舒適的環境。

  如果要在英國貸款買房,必須有一個家庭成員每月有固定收入。來英國已經十幾年的餘芳(化名)在一家華人貿易公司做市場工作,孩子出生半年後就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

  由於餘芳的老公是自雇工作,沒法提供固定收入證明,餘芳的全職工作對這個年輕的華人家庭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所以,為了迎接孩子的出生,餘芳和老公在懷孕前買了一套房子,付了首付以後,開始每月定額還房貸。

  “因為孩子出生後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還要考慮到以後上學方便的問題,而且家里有小寶寶繼續租房也不方便,孩子太吵會有遭到室友投訴,”餘芳說,“在中國買房多少會有親人朋友幫忙,可是我們出國這麼多年,光讀書就花了家里不少錢,在買房和養孩子時,家里人資助就很有限。”

  但記者了解到,也有一些華人三口之家為了能減輕經濟壓力,甚至不惜出租自己的一些房間,跟房客凑合個一年半載,挺過“最艱難”的時刻。

  房貸增加的壓力,也讓不少本想要二胎和更多孩子的媽媽打消了念頭。“我們這一代人,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既然已經在英國定居,自然很希望能多生一個,彌補自己成長的遺憾,但是房貸有壓力,不上班有壓力,想要再生一個就更有壓力。”餘芳說。

  英國就業和社會保障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生頭胎的女性比已經有幾個孩子的女性回歸職場更快,有伴侶的媽媽比單親媽媽回歸的速度更快。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生產前的工作經驗都有助於加速女性回到職場。

  重回職場 為攢“成長基金”

  對於一些家庭條件寬裕,生活基本開支沒有困擾的華人媽媽來說,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優越的生活環境是她們繼續工作的動力。

  這些媽媽大多從事自雇行業,有自己的公司或私營企業,工作時間相對靈活,可以同時兼顧孩子和工作。而她們的丈夫往往在管理層工作,收入可觀。重回職場是她們重新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的良好機會。

  一位在英國生活7年多的“辣媽”Sandy Xia擁有自己的一家服裝公司。從懷孕到孩子出生的整個期間,她都沒有停止過工作。

  “我孕期的時候也在工作,只是工作量減少,但每天也還要在家上網查看郵件,了解公司運轉,”Sandy說,“和那些有帶薪產假的媽媽比,我不可能完全停止工作,自己的事業總要負責,但是時間安排上就相對靈活。而且做一名有自己事業的媽媽,不僅能實現我的自身價值,也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更積極的影響,對孩子將來有幫助。”

  現在,sandy已經把3歲半的女兒送到了全天幼兒園,但是帶孩子的她工作量也還沒有回覆到原來的狀態。

  華人媽媽Helen在英國生活7年,當初讀完商業管理碩士學位後,就開始和老公一起經營中英國際貿易。兩年前寶貝女兒Anne誕生,Helen開始在家工作。

  她表示,隨著女兒成長,她的培養計劃要求也越來越高。“私校肯定要去,雖然學費高,但是教育質量也更好。另外還有課外的一系列個人愛好培養,芭蕾、鋼琴,騎馬……還要攢一筆錢,等她稍大點就帶她去各處旅行,增長見識。”

  Helen的計劃很美好,當然更需要充裕的資金支持。“將來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壓力不大。可是也要提前開始為將來打基礎,隨著孩子長大,我已經逐漸開始恢復自己的工作,為以後存錢。”

  這些奮鬥在英倫半島的華人家庭為了生活和下一代更好的成長在努力的奮鬥著。背井離鄉不容易,在背井離鄉的國度生兒育女則更難。育兒的壓力讓她們辛苦,卻也讓她們的辛苦更有意義和希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