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14十大歐洲華人新聞” 有喜也有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9 08:05:32


 
  5、學、商優則仕,華人參政再上台階

  這一年來,歐洲華人在政壇開創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紀錄,可謂高潮迭起,亮點不斷。

  2014年4月13日,法國市鎮選舉最後一輪,巴黎市議員陳文雄被推選為13區副區長,華人律師王立傑被選為19區副區長,施偉明成為20區副區長。

  3月16日,謝盛友高票當選德國班貝格市議員;王偉華今年當選為Schwetzingen市最年輕的議員;旅德華人顧裕華2010年11月就歷史性當選法蘭克福外國人參事會議員。

  有預測稱,2015年,英國漢普郡Havant選區保守黨成員Alan Mak有望成為該國首位華人國會議員。

  歐洲華人參政喜報頻傳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今年英國地方議會選舉中,9名參選華人全軍覆沒,且獲得的選票大多與當選者相距甚遠。2014年5月,代表北愛爾蘭聯盟黨的華人議員盧曼華因遭受種族性質的辱罵決定不再從政。

  不可否認,近年來,海外華人參政熱情高漲了許多,“只顧個人事業,不問所在國興衰”的形象逐漸改變;“融入主流社會,表達華裔聲音”的需求也日益增強。然而,目前華人政要的數量仍然遠未形成足夠為華人代言的力量,語言障礙、選民意識、群眾基礎、內部團結、歧視偏見等發展中的“瓶頸”,仍有待進一步突破。此外,各國政治本身存在的差異也可能成為華人政治家踏入政界的擋路石。

  因此,要想在當地贏得話語權並為主流社會所重視,一方面,華人政治家需不斷克服“瓶頸”;另一方面,華人群體也應高調參政議政,除了關心涉及華人利益的話題外,還應更多關注主流社會議題,善用手中選票表達立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