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巴黎十三區一醫院面向華人設中文門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31 09:44:49


 
  由於這些問題導致了病情的延誤,病人就要經常去看醫生,因此還導致了醫療費用的增加。

  文化差異和醫生習慣

  納娜說,“我在醫院急診室工作後,又意識到除了語言的問題,中法兩國醫生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在做出對病人性命攸關的決定時的差別,也是華人病人需要了解的問題。”

  納娜介紹說:“我曾經遇到過很棘手的華人病例。在法國的ICU,只有ICU的主治醫師有權力決定是否繼續進行侵入性的治療來搶救生命垂危的病人,因為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在中國,則是由病人家屬做繼續搶救還是放棄的決定。法國醫生判斷病人死亡的標準是‘腦死亡’,中國則是‘心臟停跳’能作為死亡標準。我在給病人家屬解釋這些事情的時候,感到他們對此是難以接受的。”

  華人門診9月上路

  據納娜介紹,“華人門診”(CIMSF,Consultation d’interface sino-fran.aise Médicale)的計劃一經提出,即得到了皮提耶-薩爾佩特裡厄爾院方領導的大力支持。目前,該計劃還在最後的審批過程中。

  巴黎市議員、十三區副區長陳文雄證實,“院方已經批准這個項目,如果一切順利,將在今年9月份在皮提耶-薩爾佩特裡厄爾醫院開設每周兩個半天的‘華人門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