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年味到柏林 華裔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30 08:32:57


  中評社香港1月30日電/“叫呀我這麼裡呀來,我啊就的個來呀,拔根滴蘆柴花啊……”當熟悉的揚州小調《拔根蘆柴花》的旋律在耳邊響起,腦海中會下意識地填上熟悉的歌詞。若不是置身滿堂金發碧眼的德國觀眾和柏林紅色市政廳的歐式大廳之中,筆者恍惚間回到了家鄉,回到了童年時期的課堂。

  作為小學地方課程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會用揚州方言演唱《拔根蘆柴花》成為當地小學生的必修課。小時候總覺得用方言唱地方小調“土”得很,不願多開口;卻想不到,多年後在異國他鄉聽到這歡快的旋律,瞬間眼眶濕潤了。

  在柏林“歡樂春節”新春文藝晚會的舞台上,江蘇省綜合藝術團的3名演員正隨著《拔根蘆柴花》的旋律演繹舞蹈《擔鮮藕》,表現魚米之鄉的農家少女采摘鮮藕後的喜悅心情。

  春節將至,身處異國,卻意外感受到家鄉的藝術風貌,多年塵封的記憶撲面而來,鄉愁中夾雜著更多“久別重逢”般的喜悅,切身體會了“歡樂春節”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

  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佳節,“歡樂春節”系列慶祝活動在世界各國廣泛開展,內容涵蓋主題廟會、跨國春晚、民俗展示、影視展播、焰火表演等多種形式,如今已成為一項全球性文化品牌活動。今年是“歡樂春節”走進德國的第六年。除了1月16日晚在柏林紅色市政廳的“春晚”演出,“歡樂春節”還提前在柏林市中心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廟會”,面向德國廣大民眾,展示蘇州核雕與刺綉、徐州香包、常州梳篦等來自江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再度與柏林波茨坦購物中心聯手,懸掛新春條幅,請來民間藝人,擺放‘中國年’圖片展……把國內充滿春節喜慶的商場氛圍,完整地‘搬’到德國的商業中心。”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建陽告訴筆者。

  得益於這種原汁原味引進的“年味”,讓從小生長在德國的華裔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一名年輕華裔特地從漢諾威趕到柏林,在體驗豐富的春節氣氛後,用尚不流利的中文表達了激動之情:“金雞報新春,2017年喜迎中國新春佳節……作為華人後代,我長大要登上更大舞台,繼承父輩心願,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

  被喜慶氛圍感染的又何止同胞。“歡樂春節”新春文藝晚會當晚,300多名來自德國政治、經濟、外交和教育界的賓客應邀來到柏林紅色市政廳,齊聚一堂。由於德國來賓熱情洋溢,攜親帶友一起前來,有限的座位無法容納“計劃外”的觀眾。即便如此,站在大廳旁邊也依然饒有興致地觀看了長達1個多小時的整場表演,無人退場,笑聲掌聲不絕於耳。一位七八歲的德國小女孩,全程坐在場邊冰冷的地面上,只為能近距離觀看表演。很多德國媒體積極關注此次“歡樂春節”,不僅柏林的城市官網刊登活動預告,德國《世界報》《每日鏡報》和柏林—勃蘭登堡州廣播電視台也競相報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