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羅斯華商新移民生存適應策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03 08:55:36


 
  華商為適應當地經商環境,在經濟方面採取了許多本土化措施,如適應經營模式,調整經營策略,構建本土客戶商業網絡等。華商來到莫斯科,主要目的即是淘金賺錢,他們每天的活動就集中在市場,很少有市場以外的活動。在市場中維護好同客戶的關係,同客戶有正常的商業往來即可,無需跟當地人進行更多的互動和交往。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問題,大部分華商也很難走出市場,更不能與當地社會再進一步地進行族際互動,但也有一些早期到來的華商已經走出了市場,開始嘗試進入當地社會。一部分華商開始在當地單位工作,這樣可以很容易解決身份問題,同時也能認識和交往更多的俄羅斯人,拓展經商空間,此外,還有一部分華商與當地人結婚,這也是華商進行“融入嘗試”的重要方式。

  於濤通過從移民網絡及本土化理論視角對俄羅斯華商這一群體的研究發現,華商移民群體不斷擴大與發展,首先依靠的是移民網絡。這種移民網絡不僅構成了一種遷移鏈,同時也是華商淘金重要的社會資本;華商為適應當地的經營環境,採取了一系列本土化適應方式。這種適應方式,主要是在經濟方面,為適應俄羅斯經濟社會特征採取相應的經營模式、經營策略以及經營觀念的調整等,以便能更好地適應俄羅斯經濟環境;華商移民的“跨國性”與本土化有機結合在一起,俄羅斯華商新移民的“跨國性”,更多地表現在社會經濟層面。但同時我們還需看到,這種跨國性與本土化並不矛盾。華商群體正是跨國地運用國內的各種經濟社會資源,更好地在當地進行淘金活動,在經濟上的本土化適應有利於個人跨國生存空間的形成。

  俄羅斯華商新移民是一個新型的跨國流動群體,其跨國發展空間不僅與中俄關係及雙方的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也與華商個體的社會關係網絡資源和本土化適應能力息息相關。作為改革開放中國新移民的一個特殊群體,俄羅斯華商有著自己的特征,但同時也具有中國新移民的普遍特性,是從事中國商品貿易的華商新移民的代表。(內容來源於《華僑華人研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