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英國跨界華人青年:跳出既定軌道找尋人生坐標
http://www.CRNTT.com   2018-01-08 11:17:31


  中評社香港1月8日電/據英國《僑報》報道,新年伊始,談論最多的就是人生目標。對一部分人而言,他們的目標是安排好了的,只要順著面前的路,就能穩穩當當地過好一輩子;世界上也存在著另外一些人,不安分、愛折騰。當他們漸漸發現自己所在的那條道,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時,他們會勇敢地跳出既定的,選擇一條從未嘗試過的路,憑借熱情去發現更多可能。日前,《英國僑報》的記者採訪到了三位在英國的華人青年,聽聽他們“不一樣”的故事。

  易燙:從劍橋學霸到美妝博主,她用雙手喚醒中國複古美

  打開易燙的微博賬號,第一眼看上去,她似乎和別的美妝博主一樣,都擁有大批粉絲,和上千的留言、破萬的點贊數。不過微博中“阮玲玉仿妝”、“中式複古旗袍妝”等字眼,也暗示著她和其他美妝博主的不同之處——這是一位愛好中國古典美的微博達人。

  而將她與其他博主完全區分開來的,則是易燙的另外三個標簽:“劍橋畢業生”、“化學工程”、“網絡美妝博主”。14歲就跟隨父母旅居英國的易燙,在英國完成了初中、高中和大學的教育。從劍橋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畢業之後,易燙開始全職從事美妝視頻的製作。

  “剛到英國時,讀的是中學。那會學校裡有女生化妝的氛圍,而我作為中國女孩,又是少數群體的,心理有一點小小的自卑。為了讓自己變美,也想融入進集體,所以也嘗試著拿起了眉筆。”易燙告訴記者,直到大學期間,她才開始認真地研究化妝:“剛進劍橋時,學業壓力很大,而給自己化妝是一個很好的釋放壓力方式。看著自己一點點變美,心情會變得很愉悅。後來,我不僅僅滿足於只把自己畫得好看,更是想把自己的所學分享給更多的人。而這一切都比化學工程來得有意思。”易燙開始研究人體五官的比例、皮相、骨相等更深層次的美學內容,融合她所崇尚的中國古典美,開始在微博和公眾號上發布化妝的教程和視頻,讓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也許是“美妝博主”的畫風並不符合世人對於劍橋畢業生的預期和想象,易燙有時會遭遇網友的質疑。“之前有人指責我,說我是劍橋畢業,不做科學研究,不為國爭光,竟然來做美妝視頻,認定我浪費了頂尖的教育資源和自身的才能。我想對這樣的評價說,無論從事什麼行業,每個人都有自己做選擇的權利和自由,別人無權強加干涉。成年人是要為自己負責,我所做的決定,是包含了我自己的深思熟慮的。我覺得我值得去為這條路堅持下去,我去做條路是因為我感興趣。”

  “美妝博主”看似輕鬆,然後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設定妝容、拍攝和剪輯視頻、編寫文案……每一條高轉發量的推送、微博的背後,可能凝聚著易燙數個夜晚的不眠不休。“儘管再累,我都會覺得雞血滿滿。這確實是我所熱愛的東西,我願意在它身上花時間花精力。”除了熱情之外,定期的知識輸入也是十分必要:“美妝圈有太多才華橫溢的博主了。我平日裡也會看其他美妝博主的分享,學習他們好的技術。同時,自己的學習也很重要。平時我會留心高質量的電影、視頻或者海報,碰到美的妝容,我就會分析它的特點、它的衝擊力……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素材,能很好地激發我的靈感。”

  在易燙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她大部分妝容的靈感都有著中國古典美。作為一名長期生活在英國的中國人,易燙對於美妝的理解有著自己的堅持:“雖然目前韓妝和日妝非常流行,但我覺得中國也有很多優秀的妝容,這些都是存留在歷史長河中最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認真對待。所以我希望自己成為能夠成為影響他人的複古美妝博主,帶領大家建立屬於自己的審美理念,而不是被當下流行的審美綁架,找到自己的個性和美麗的方式。”

  蒲邦利:從家庭主婦到“生活百科”,她便捷了你我的海外生活

  說來大家也許會不信,蒲邦利只是位普通的在英華人家庭主婦,但她卻又是不普通的——但凡在英國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曾被她影響過。她所創立同名網站英國“邦利”,涵蓋了眾多英國生活資訊,專業如指導大家在英國留學、買房的指南、細瑣到廚房裡油鹽醬醋茶的測評,大家都能在網站上找到各自想要的答案。

  4年前的蒲邦利從沒想過,自己最開始在QQ空間中記錄的一些碎碎念,居然憑借一己之力壯大到如今這般規模。旅遊管理專業出身的她,畢業之後在廣東惠州做過酒店管理,在上海張江賣過辦公軟件,南征北戰的經歷讓她把輸贏看淡:“那會和我先生一起嘗試過很多好玩的東西,雖然最後都失敗了,但其實我們自己是很開心的,因為在此過程中會積累很多有用的東西,可能短期內不會發現它的用處,但會給之後你的生活埋下伏筆。”

  在和蒲邦利的聊天中,記者發現她是一個對生活沒有設限的人。她能坦然接受生命中不期而至的美或者困難,並學會嘗試和改變。這一點在她的網站自我介紹中的“生命不息,折騰不止”也可見一斑。2014年,蒲邦利陪著獲得工作簽證的丈夫來到英國。“我家在四川瀘州農村,那是我這個‘土包子’第一次出國門。剛來到英國,覺得一切都很新奇。加上小夥伴們也蠻想了解關於英國的一切,希望我能多說說英國的事兒。我琢磨著索性寫成文字,也能讓大家一起看著樂呵樂呵。”蒲邦利想來喜歡寫點東西,她的程序員先生乾脆為她建了一個網站,方便她施展拳腳。於是蒲邦利轉移到新陣地,所寫話題也從最初單純的吐槽,漸漸轉變成了一些實物使用的心得分享。

  “考慮到大家有疑惑卻求助無門的情況,我在網站上也貼出了自己的微信號,方便大家直接找我。”出乎蒲邦利意料的是,加她好友的人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超過了微信好友5000人的上限。這一舉動也給邦利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那時的她每天早上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復陌生人的求助微信。問題大多千奇百怪,能遇到熟悉的內容已是幸運,要是超出已有知識水平外的範疇,還要特意上網搜索找答案。“那段時間我比我先生還忙,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尤其是到寫文章時,很多專業性的單詞我也是要挨個查。如果是一些美容產品,為了了解它們的真實性能,我還得去店裡找工作人員要試用裝,自己試過之後才寫。”

  親力親為的過程耗時耗力,但蒲邦利心裡覺得格外滿足。2014年10月,在網站誕生的7個月後,網站上的文章每日約有四千至五千的點擊量。“這說明我寫的東西是有價值、是被認可的、被需要的,這種感覺非常幸福。這也是支持著我一直堅持碼字的動力。”蒲邦利還提到了“成名”之後和粉絲偶遇的小插曲。“一次從四川坐飛機回英國,同行的妹子很熱心地向我推薦一個網站,我一聊才發現原來就是自己做的。當告訴她我就是蒲邦利之後,我倆就掏出微信一看,都已經是好友了,這種感覺真的非常神奇。”

  如今的邦利已經和Selfridges百貨公司等英國一線品牌建立了合作,也不再是一個人運營網站,但她依舊很忙,比如此刻,她正準備和網友分享家裡一張“變形”成功的書桌:“因為長時間伏案比較傷身,所以我先生幫我改裝了一張能夠上下升降的書桌。當我坐的時間長了,就可以換成站姿再寫一會字。這個真的超級好用,一會我也要把它拍拍照片,大家也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張。”

  這正如蒲邦利自己在網站上說的那樣:“愛旅遊、愛美食、愛生活,閑來無事,開通博客,分享生活,結交天下豪傑。”生命中的每一位過客、每一件事,都不是沒有意義的存在。每一段經歷,都讓她鋪墊成為更好的自己。學習這個行為,不是局限於在學校才能夠發生的,哪怕曾經遭遇過挫折,也能夠從中汲取新生的力量。

  Eric Cui:從航空博士後到視頻製作人,他用鏡頭解構英倫

  在徹底投身視頻製作行業之前,Eric是一名正兒八經的理科生,而且還是來自一個風馬牛完全不相及的領域——航空碳纖維結構專業。

  “說起我第一次接觸攝影,應該是在2014年。那時剛好入手了一台相機,因為那年我在讀博士二年級,閑暇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就開始自己琢磨著拍點東西。”Eric把攝影作品掛在了自己的網站上,透過那些大多都有著冷靜色調的圖像,可以發現Eric行走城市的痕跡。“本來只是玩一玩,後來一次幫朋友拍婚禮現場,結果他們很滿意,硬是塞給我300鎊,還記得當時這錢收得戰戰兢兢的,後來才發現,原來我還能靠這個賺點外快。”

  人世間大概沒有什麼能比“做我所想,賺我所愛”更令人興奮的事了吧。這個想法立刻就把Eric點燃了,並以燎原之勢蔓延到他之後的人生。憑借著良好的口碑,Eric在倫敦攝影圈內小有名氣,並開始接受拍照、拍視頻的邀約,其中不乏班尼路、萬科深潛這樣的合作方。

  然而事實上,Eric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讀博期間,他的論文還曾經在美國航空航天科技(AIAA SciTech)2014年年會上獲獎。因此,當一位航空碳纖維結構的博士半路出家要做一名攝影師時,外人是難以理解這一舉動的。但對Eric而言,不過是一次從心的選擇:“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接觸攝影,博士後對於我來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工作選擇,也許將來我也是進高校做科研。但沒想到讓我遇到了真愛,這明顯是一個我更感興趣的事情。如果不選擇它,我這輩子都會後悔。”Eric還調侃說,自己當初選擇選擇轉行,也想要挑戰自己:“比如說在我課題研究的方向,我可能是這個圈兒裡最懂這個東西的人。我曾在航空碳纖維結構知識領域已經證明過我自己了,現在我想要換一個維度。雖然過去的專業所學和攝影毫無關係,但對我的幫助非常大。特別是在博士這個階段,感覺自己學的不是知識,而是哲學,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方法。”

  就這樣,Eric拿著他的相機,一頭便扎進了繽紛色彩的世界裡。在長達4年的近距離接觸後,Eric漸漸地發現,很多客戶的拍照要求,和Eric對美的理解相去甚遠;“大部分客戶偏向於固定好一個pose(姿勢),然後讓我來拍。這樣很容易就能拍出他們想要的美麗,但這不符合我對自己的定義和預期。我希望在作品中能辨識出自己的風格,而不是僅僅是客戶眼中的活體美圖軟件。”

  當意識到市場方向和個人選擇發生衝突時,Eric再一次做出了選擇。他讓自己不再糾結於商業拍照的價值中,而是成立了一家視頻製作公司,期待能將倫敦真實的一面呈現給喜歡英國、喜歡藝術生活的粉絲看。他們同電影《王牌特工》“總部”原型Huntsman的首席裁縫探討紳士品格的傳承、揭秘谷歌施華洛世奇的聲音收集師是如何創造出世間沒有的音樂、和英國王室攝影師暢聊皇家往昔故事……從Eric和他的團隊攝制的眾多視頻作品中,記者感受到了他們的拳拳之心。“團隊目前已經有一筆來自合夥人的投資,所以我們目前不用考慮盈利的問題,只管把我們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相信只有做到了最好,所有人才都會被我們所感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