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保護中國人在非洲的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3 00:05:20  


資料圖片:2007年1月,5名在尼日利亞被劫持的中國工程人員全部安全獲救。
  中評社香港2月3日電經濟觀察網陶短房的文章:1月28日和1月31日,短短4天裡,非洲大地上接連傳出兩起中國員工被劫持事件,引起全球性關注,更讓還沉浸在新年氛圍中的中國人心情不快。

  1月28日劫持事件的發生地是蘇丹南科爾多凡州,位於蘇丹首都喀土穆以南620多公里的阿巴西亞鎮附近,被劫持的是中水電七局蘇丹南科爾多瓦州公路項目中國員工,事發時工地上共47名中國員工,其中29名被武裝分子劫持,17名避開劫持後獲救,1人頭部中彈。

  1月31日的劫持事件,發生在埃及西奈半島上、西奈省省會艾爾阿裡什以南萊赫豐區(Lehfen)通往水泥廠的路上,被劫持的25名中國員工系萊赫豐水泥廠工作人員,劫持者為當地貝都因人,屬於斯瓦爾克部落。經埃及行政當局調解,目前全部25名中國員工已平安獲釋。

  這兩次綁架中國員工事件共同的特點,是劫持者並非刻意針對中國目標。

  蘇丹南科爾多凡綁架事件的實施者系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SPLM-N),該組織原為南蘇丹現執政黨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的分支,主要由SPLM內原籍蘇丹北方的人士組成,南蘇丹獨立後,他們因宗教、地域等關係無法成為南蘇丹國民,被迫改組為“北方局”,又因拒絕放下武器而成為活躍於青尼羅河州和南科爾多瓦州等地的反政府武裝。他們綁架中國人質的目的,按其發言人公開的表態,系政府軍不斷圍剿而“臨時起意”,利用中國人質作自保的擋箭牌,潛在目的則可能包括通過此事擴大政治影響,引起國際關注,使自己的處境和政治訴求得到外界了解、承認,甚至引發有利於己的國際干預,也不排除另有“換取經費”等經濟目的。為避免惹禍上身,該組織秘書長亞西爾-阿爾曼和發言人羅迪先後對中外媒體表示“無意反華”、“人質安全”,並稱“安全形勢允許時”將釋放中國人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