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來西亞逾百華人夜宿義山守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2 11:49:36  


邊佳蘭居民吳禮廷(仰臥者)在結廬守墓活動上直接於父親墳前席地而臥,旁為她的母親。
餘德華與居民、活動支持者共同燃放天燈。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據馬來西亞《南陽商報》報道,馬來西亞逾百名邊佳蘭華人居民崇敬祖先,捍衛家園,即使適逢鬼月也百無禁忌露宿華人義山守墓。由邊佳蘭自救聯盟發起的8‧18“反滅村:雷劈行動(貳)”活動於8月18日(星期六)舉辦,獲得逾百名居民響應白天和晚上的活動。

  社團代表響應號召

  當天是農歷七月初二,適逢邁入鬼門關打開的次日,依據華族傳統習俗觀念,這段期間華族普遍持有許多避忌,以免打擾“好兄弟”暫返陽間游樂的好興致。

  不過,邊佳蘭自救聯盟選擇在此時此刻,對外展示居民捍衛家園的堅強理念與心志,發動結伴夜宿義山的舉措,無疑是一項新穎大膽、反傳統的另類抗爭方式,同時對於國內民間社會運動發展史上開創新章。

  逾百居民參與了白天的公祭儀式後,繼續響應該聯盟的號召,馬不停蹄掀開晚上的結廬守墓睡義山活動環節,也有不少外地民眾,以及隆雪華堂、柔州社青團、柔南黃色行動小組等團體代表身體力行響應號召。

  熬夜守墓活動地點位於邊佳蘭二灣華人義山,大會以該義山供奉大伯公及土地神的涼亭為活動場地中心,並在旁臨時搭建一個大涼篷,以擴充有關用地面積。

  居民及志工在上述開放式空間置好桌椅、架起爐灶,設置照明設施,方便準備熱食、飲料及藥品,他們也在一旁架設大屏幕與音響,另辟出一處空間作為戶外扇型劇場,這是大會進行系列節目及分享會的場地。

  搭帳篷享美食賞影片 義山人潮湧現似嘉年華

  結廬守墓環節如期當晚8時正式開始,現場周邊已搭起多座帳篷,隨著時間往後推移,越來越多居民、支持者、外地民眾陸續抵達現場,人群聚集在二灣華人義山,現場燈火通明像個嘉年華會,油鍋不時傳出熱油劈啪響聲與食物香氣;人潮之中,有者或享用美食、或觀賞短片、或聊天、或夜游巡視義山及或焚香敬拜神明。

  這天夜晚的二灣華人義山,不見陰森氣氛,山風吹拂帶來涼爽,叫人精神抖擻。

  與會者包括峇吉裡區國會議員餘德華、柔州社青團團長陳泓賓、邊佳蘭自救聯盟財政蔡平先、隆雪華堂董事陳鬆林、社經組主任李英維、柔南黃色行動小組主席蕭德龍及音樂人楊艾琳等人。

  參與者之中,居民占大多數,而除了上述團體組織的代表團外,餘者是來自外地如麻坡及古來的一些民眾。

  發表詩歌宣洩不滿 居民挺身抗爭到底

  在交流環節,居民逐一站出來分享本身對故土的情感與反對發展的心聲,他們彼此間相互鼓勵與信心喊話,呼籲同鄉摒棄個人短視與利益,共同挺身抗爭,誓為後代留下美好生活環境。

  居民也發表詩歌創作複發動帶動唱,宣洩本身對於石化工業徵地發展的不滿與怨氣,其中詩歌部分內容措辭激烈。邊佳蘭自救聯盟副主席王天華、委員沈茂山二人現場呈獻脫口秀,抨擊石化工業徵地發展對居民的影響,亦重點揶揄牽涉三灣義山插青事件的居鑾誠信集團主席李世平。

  點燃天燈盼圓心願

  臨近節目尾聲,大會進行天燈祈福,聯盟成員與居民期盼透過手中點燃的盞盞大型天燈,能夠心願成真,阻止石化工業發展巨輪搗毀邊佳蘭原貌與居民生活環境。

  據記者觀察,部分與會者搭建帳篷露宿之外,一些居民只帶來草席幹脆席地而臥,也有人睡在自備的躺椅,有者睡在親人墳前,另有人仍無倦意選擇與友人夜話家常。

  結廬守墓活動至隔天早上7時許結束,露宿者此刻各自收拾帳篷先後離開義山,至接近上午9時,清場工作幾乎完成,現場的桌椅、爐灶、音響等用具已運離他處,只剩志工、部分居民在拆除照明設施、進行零星打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