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年輕海歸難做官 哪些因素限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3 08:21:29


 
  至於公務員的薪資,江小茜也覺得“太低了”,她的一個同學考上了基層公務員,“要一年的實習試用期,據她說這期間的工資只有2000元人民幣,雖然是試用期,也太低了”,談及轉正以後的上升空間,江小茜說:“她說往上升還是挺困難的,就算熬年頭也不一定輪到她。”

  其實,趙宇在英國工作時就是在曼城市政府做公務員。他透露,在英國進入政府部門的招聘流程和進入普通企業”並沒有很大不同“,“就是招聘會,投遞簡歷,面試等考核,然後就錄取了”。

  而談及中國的公務員考試,趙宇稱,“雖然考試整個流程我比較熟悉,但是從英國回來之後要準備的話,還是要花很長時間的”,而他覺得這樣的時間成本不太划算。

  對此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在接受美國《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務員薪金不高,中央的反腐整風使得公務員的“福利”下降,這直接影響海歸青年報考公務員的熱情。除了薪資,根據一項調查,職業發展和福利也已成為影響年輕海歸擇業的重要因素,而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進政府”不占優勢。

  對於大多數學成歸國的海歸來說,外資企業毫無疑問是就業首選。根據《中國海歸發展報告》(2013年)顯示,薪酬、職業發展和福利是影響高端人才流動的三大因素。

  超過四分之一的海歸會選擇進入外企就業,其他就業單位依次為本土創業民營企業、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海歸創業民營企業。政府部門是最末選項。

  2011年,王輝耀曾聯合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中國學生聯合會做過一個調查,對30位中國籍畢業生的去向做了一個統計。結果顯示,過去4年,學院的中國籍研究生畢業後,除非入學前就是在政府部門工作或被派遣培養,至今沒有一人在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門工作。

  2被壓抑的欲望

  需要重視留學人員工作,重新定位,給予他們更高的政治待遇和重視。

  2013年,中國迎來35.35萬海歸歸國,其中百分之九十強的是年齡在23-30歲的年輕人,這些年輕留學生的就業去向得到社會廣泛關注。《中國海歸發展報告(2013)》國際人才藍皮書中指出,這些人中,進入政府部門的僅占3%,與吸納海歸人數比例占到25%的外企相比,差距顯著。

  北京北青網報道,對此,藍皮書指出,目前留學人員參與政府的管理和參政議政的通道不足,壓抑了一大批優秀留學人員參政議政和加入政府工作的積極性。

  藍皮書認為,目前,部分高層次留學人員憑借自身豐富的閱歷和成就,充當了“自媒體”和“意見領袖”的角色,能夠左右社會思潮和媒體輿論方向,容易掌握社會話語權,若長期被忽視,容易成為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這對中國不斷參與全球化的進程、不斷面臨各種錯綜複雜的國際局面十分不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