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待遇不公 5萬中國研修生“告別”日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2 09:37:23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國內赴日做研修生的大多二三十歲,學歷不高,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工種,沒有什麼高新技術,男性多是“壯工”,到造船、鑄造、機械等工廠里幹活;女性多是縫制服裝,基本都是日本的中小企業。在福島,有的服裝縫制企業組合一年能要近兩百個研修生,但“3·11”大地震後,很多工廠都停了,所以赴日研修生基本為零。

  國內向日派遣研修生的單位既有國企也有民企。一名從事派遣研修生工作近20年的民營企業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研修生主要招自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貴州等省份,國內一些地方的政策是鼓勵去,“可以解決就業,還可以創匯”。過去,日本農業領域和加工企業勞動力缺乏,而我國農村又有大量剩餘人口,因此,研修生制度本身是“雙贏”制度,雙方之間有較強的互補性。這名民企人士說:“相對貧困的河南新縣派出的研修生比較多,早些年那些人回國時帶回錢,然後蓋房子,聽說當地物價都跟著上漲。”

  “在日做研修生和在國內掙的差不多”

  最近兩年,因日元大幅貶值,研修生的實際收入嚴重縮水。有從事研修生中介服務的業內人士說,10萬日元從過去合七八千元人民幣跌到現在只有5000元,加班又多,因此,在一些省份,研修生已經很難招。現在想招到更多的研修生赴日,只能去更靠西部的貴州等省。

  《環球時報》記者去年曾走訪東京都足立區的一家縫制工廠,看不到日本員工的身影,只有6名中國女研修生在忙碌。來自吉林的董姑娘剛20歲,她抱怨說:“來到日本我就後悔了。以前我聽說‘3年能掙到300萬日元以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收入七扣八扣後連國內農村都不如。”在岐阜縣一家縫制工廠的孔某今年40歲,她不滿地說:“我來日本不是為了這樣的生活啊!我曾在上海一家縫制工廠工作,2012年離開家人遠赴日本。在國內時,我月收入最多時能有5000多元。聽說在日本工作收入更高,才決定來日本的。”據孔某講,她每天工作約15個小時,周日也是如此,但她每月也只能拿到12萬日元。對此,她無奈地說:“我在日本和在上海掙的差不多,但在國內我還有休息日啊。現在倒好,不僅沒掙到錢,我和家人的關係也疏遠了。”更讓孔某氣憤的是,2014年11月上旬,她了解到岐阜縣的最低工資情況後,找公司理論,結果遭到解雇,被強制遣送回國。孔某說:“回國後,我會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不要去日本’!”

  在日本,研修生地位不高,勞動強度大,心理壓力大。另外,研修生殺人事件或被殺事件時有報道。7月22日,日本茨城縣警方逮捕5名越南人,指控他們殺害了1名中國研修生。根據日本國際研修協力機構(JITCO)前不久的一項統計,2013年度發生工傷事故的外國研修生達1109人,中國研修生占到了705人。日本法務省的統計則顯示,截至2014年的近10年間,約有2.5萬外國研修生在研修地失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