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加坡華人清明節掃墓忙 延續傳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4 00:10:06


清明節,一些公眾提早前往蔡厝港華人墳場拜祭親人,上墳時依習俗撒冥紙。
  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4日是清明節,新加坡華人呂白珠(51歲,自雇人士)提早前往拜祭父親,並特意添置了一個冥紙箱和一輛紙扎車。她在父親靈位上香時,告知他這是子孫最後一次清明節在翡瓏山骨灰甕安置所拜祭他,年底前將把父親的骨灰甕移到蔡厝港骨灰甕安置所。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受比達達利新鎮發展計劃影響,翡瓏山骨灰甕安置所的兩萬個骨灰甕去年開始遷移工作。國家環境局曾宣布,認領和登記骨灰甕的工作,將持續到明年6月30日。那些在辦完認領手續後,希望把親人骨灰甕繼續安置在政府開設的骨灰甕安置所的公眾,可向環境局申請替代龕位。

  1962年啟用的翡瓏山火化場是本地第一個公共火化場,但已在2004年中“熄火”,停止使用後由萬禮火化場取代。

  呂白珠2日受訪時透露,她是在去年接到當局來信,通知他們必須把骨灰甕遷出。

  她告訴記者,父親的骨灰“入住”該處已有23年,每年她都會帶著兩個兒子來拜祭,希望能夠延續華人傳統。她說:“家人已經到蔡厝港看好位子了,我們也明白這是遲早的事情。”

  有三名親人的骨灰安置在翡瓏山的張若芳(65歲,兼職郵局人員),昨天帶著兒子前去祭拜。她說仍未收到當局通知,不過也是已選定要遷往蔡厝港骨灰甕安置所。

  昨天上午到蔡厝港華人墳場祭拜的公眾不多。陳安石(70歲,德士司機)和妻子、姐姐和弟弟前來祭拜父親,他的祖母也葬在同一個墳場。他指出,昨天來掃墓的人潮的確較往年少,可能是因為有些人星期六要上班。

  陳安石透露,他每年都會準備冥紙箱,得先拜後土,然後才拜祭父親,最後再撒紙錢。他告訴記者,他們過後會前往萬禮一帶拜祭母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