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馬華裔論文獲權威期刊認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0 09:50:41


蘇團民的研究,可用於了解上皮癌的形成和治愈。
  中評社香港5月10日電/近日,馬來西亞籍物理研究生蘇團民(29歲)的一篇論文,被科學界最具權威性之一的期刊《自然》科學期刊採用,他的研究成果可用於了解上皮癌的形成和治愈。

  據馬來西亞《星島日報》報道,這份論文於今年4月13日刊登,它被評為具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有挑戰達爾文演化論的意義。

  論文獲權威期刊《自然》採用

  蘇團民接受記者電郵訪問時說,他的研究領域是“Mechanobiology”(機械生物學),即研究力學對細胞和細胞組織的基本影響及應用。 

  他及團隊研究上皮組織(epithelium)裡的細胞怎麼死亡、更新,其中一個重要性,是用來了解上皮癌的形成和治愈。

  他說,在所有癌症的病例中,超過80%是上皮癌。了解上皮細胞如何死亡和更新,就能了解癌形成的原因,因為如果老細胞不正常死亡和被去除,而新細胞又持續生長,那麼就會出現腫瘤。異變細胞如果不能及時被上皮組織去除,也可能形成癌。

  他說,《自然》科學期刊採用他的論文,另一重要因素是他的研究利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代物理思想,來解釋上皮細胞死亡的機制。

  他說,雖然他是第一作者,但論文作者共有10人,這是一項集合了多人貢獻的成果。

  生物物理跨學科研究

  蘇團民說,他們的研究發現,一個完全純物理的作用,能直接對一個生物的重要機制帶來影響。他希望這項研究成果,可促進生物和物理之間的跨學科研究。

  他和同事發現,可以把上皮組織模擬成動態的液晶形態。細胞的運動導致它們無法在所有位置上都對齊,神奇的是,細胞的死亡通常發生在這些細胞不對齊的位置。他們也發現細胞不對齊的位置會產生壓力,把細胞直接擠死。

  他說,他們的這個生物研究,跟現代物理有結合點,液晶是由長條形的物體形成,而這些長條物體不對齊的位置在物理上叫做拓撲缺陷(topological defect)。

  他解釋,拓撲缺陷的概念出自數學,近年來其物理應用非常廣泛。了解細胞組織的液晶狀態,讓他們可以控制拓撲缺陷(細胞不對齊)出現的位置,並由此控制細胞死亡的位置。

  獅城國大博士生

  蘇團民是馬來西亞人,出生於新加坡,8歲時隨家人搬回檳城。

  他曾在菩提華小、檳城鐘靈中學念書,2008年獲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獎學金,到該校物理系院深造,其中2年到法國的Ecole理工大學學習,後來他在NUS和Ecole取得雙學位。

  蘇團民目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念博士班,在該大學的機械生物學研究院(Mechanobiology Institute)做研究。

  蘇團民:若政府號召和支持 願回國發展科研

  蘇團民說,他留意到近兩、三年內,有好幾位在國外留學的馬來西亞博士生在國際上都做出了傑出和重大的科學貢獻。

  他相信,如果有機會,在外國留學或工作的科技員,都想幫助馬來西亞發展科學事業,但這也需要政府的大力號召和支持。

  這些優秀人士,包括藍舒潔、Hafizah NoorIsa和蘇團民的好朋友陳霆銳。

  藍舒潔與團隊發現了一種能夠“撕破”超級細菌細胞壁的一種星型聚合物,這一發現可能讓人克服未來細菌耐藥性的難題。

  Hafizah Noor Isa則參與了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工作,幫助探測到引力波,且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陳霆銳在諾貝爾獎得主David Wineland實驗室裡實現的量子糾纏理論,是將來建造量子電腦的關鍵因素。

  蘇團民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幫助推進馬來西亞的科學教育,鼓勵馬來西亞學生勇於追求夢想,努力與國際接軌。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