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從伊戰到越戰,美國一錯再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0 10:08:26  


  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今天是美國向伊拉克開戰4周年,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從伊戰到越戰,美國一錯再錯”的社論,指出4年前的今天,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悍然揮兵入侵伊拉克。最近幾天全球許多國家的反戰人士紛紛走上街頭,紀念伊戰4周年,並要求美國立即撤軍。

  社論指出,過去4年來,伊拉克這場戰爭帶給美國人民的創痛和傷痕,並未隨著歲月的推移而消減。就統計數字而言,美國目前駐伊美軍14萬,每月須耗費40億美元、已有3500士兵陣亡,目前突襲事件迭增,美軍的死亡人數也迅速向上攀升;上週一天內就有5名美軍遇襲身亡。就社會代價來說,美國不僅在遙遠的海灣作戰,在國內也掀起一場如火如荼的“內戰”,參眾議院民主、共和兩黨對反對增兵與撤軍議案在拉鋸,民間反戰運動聲勢高漲,人民與政府尖銳對立。

  再就國力耗損來看,伊戰使美國元氣大傷,4年下來耗費超過4000億美元;而從國際關係視之,伊拉克殘局使美國作為一個“自由世界的維護者”和擔任“世界警察”的能力招致非議,甚至就連美國人民也在責罵布什是騙子,因為所謂伊拉克擁有大殺傷性武器,最終證明是一大謊言。迄今布什仍強調不但不會從伊撤軍,而且還要增兵,他深信憑著美國最現代化的武器和裝備,必定能在短期內肅清沙旦殘餘勢力與什葉派反美份子,而重建伊拉克。但事實是如此嗎?

  社論稱,曾經力主攻伊的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離任前坦承對伊戰略失敗,他建議調整策略包括裁減駐伊美軍。看了這位前防長有關伊戰的談話,卻覺得他總結的看法不對,至少與美國所付出的慘重代價不成比例,有負死去的數千美國軍人在天之靈。

  為甚麼這樣說呢?雖然拉姆斯承認:“要重新設計美國在伊拉克的任務與目標”,但究竟錯在哪裡始終含糊其詞。其實美國自始至終從未擬定一套目標清楚、確實可行的伊戰藍圖;在軍事上,戰略布局失當、戰術乏善可陳、高科技軍火效力不彰,處處被動,後期成為一場沒有前線,看不到敵軍的非傳統戰爭;在政治上,美國因自縛手腳,既未能以戰止戰,又不願其他國家過分介入伊重建,在和戰兩難的困局下,抽身不得,且愈陷愈深,迄今仍無法推出一個受人民擁戴的政府。

  過去美國以世界警察自居,美國干涉中國內政,支持蔣介石打內戰,結果一敗塗地,接著韓戰、越戰都嘗到苦果,但美國從不自悔悟。其實這是一種霸權主義心態,喜歡在國際上多管閑事,把自己的意旨強加於他人,干預別國內政,導致美國一錯再錯。

  社論表示,但是,白宮在歷次失敗之後總結教訓時,都未真正認識這一點,仍然老是喜歡在世界各地插手,將自己的利益、政策和意識形態強加於人,誰要是不聽,就又是制裁,又是動武。可見不僅拉姆斯所說的對伊戰略失敗是虜淺的,而且布什政府並未真正從伊戰中認識錯誤。

  在伊戰4周年、越戰40周年的年頭,應是全人類捫心回想如何棄絕戰爭、化除災難的時候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