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頻頻“提醒”伊朗 是否意味向伊朗開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5 09:47:10  


美軍航母。(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國際形勢風雲變幻,軍事熱點撲朔迷離。本周軍事熱點集中在美國與伊朗身上。在過去的一周里美國政府和官方頻頻“提醒”伊朗,幷且向海灣地區派出了第二艘航空母艦。 

  新華軍事本周邀請《世界軍事》雜志執行總編輯陳虎先生爲廣大網友盤點軍情動態,分析美國頻頻“提醒”伊朗的用意何在?美國是否會像對付伊拉克一樣向伊朗開戰?

  專家簡介:陳虎,《世界軍事》雜志執行總編輯,先後就讀于海軍工程學院、石家莊陸軍學院、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國防大學,曾經在國防大學任教8年,在國際戰略、軍事曆史、軍事科技等領域頗有建樹。

  背景一:據《華盛頓郵報》4月30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蓋茨29日在墨西哥訪問時說,美國海軍向海灣派遣第二艘航空母艦是對伊朗的“提醒”。

  背景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默倫目前表示,由于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對美國造成的危險越來越大,五角大樓正在籌劃針對伊朗的“潜在軍事行動”。

  在過去的一周里,美國多次向伊朗發出戰爭的威脅。美國可以說是國際戰略領域“造詞”的“大家”,這一次美國造的新詞是“提醒”。 

  美國頻頻“提醒”伊朗 

  4月29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墨西哥訪問的時候,就美國海軍向海灣地區派出第二艘航空母艦的事情發表評論說,派出第二艘航空母艦幷不意味著美國在海灣軍事部署的升級,但的確包含了對伊朗的“提醒”。按照蓋茨的說法,這個舉動幷不意味著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其實,對伊朗的所謂的“提醒”幷不僅僅是這一次。在此期間,美國方面諸如此類的"提醒"可以說是連續不斷。4月29日,美國CBS電視台聲稱美國五角大樓已下令制定攻打伊朗的新計劃,另外,美國國防部也開始起草一份最後通牒的文本,如果伊朗不停止破壞地區穩定,美國將向其發出這一最後通牒。

  所謂的“破壞地區穩定”是指所謂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對美國造成的危險越來越大,五角大樓把伊朗這一系列的舉動稱作是一種威脅。按照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默倫25日在五角大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的說法,美國對伊朗流入伊拉克武裝分子之手的武器數量不斷增長表示擔憂。

  默倫海軍上將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很明顯伊朗生産的武器流入伊拉克幷提供給武裝分子,其中包括與政府部隊進行激烈戰鬥的什葉派激進分子。默倫還說:“這里不僅指武器,伊朗還在其境內培訓伊拉克人。爾後,伊拉克人重返家園,編入聯合部隊與美軍進行作戰。” 

  “提醒”意味著戰爭威脅 

  實際上,默倫海軍上將的這個說法幷沒有確鑿的證據。按照他自己的說法,美國沒有掌握確鑿的證據證明伊朗向伊拉克的武裝分子提供援助。既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却在這里大造輿論,這不能不說是美國正在向伊朗發出一種戰爭的威脅。我們看到的這種戰爭的威脅基本上都是一個版本。

  一方面是由某些非官方的媒體來傳播一種消息,同時官方出面否認但同時又做出一些舉動,在解釋這些舉動的時候也會宣稱幷不意味著對伊朗發生戰爭。但實際上美國始終不忘抓住任何一個機會敲打伊朗、對伊朗發出戰爭威脅。所以很顯然,所謂的"提醒"是實實在在的戰爭威脅。 

  在這時,美國爲什麽又把對伊朗戰爭的問題重新熱炒呢?主要是因爲伊拉克的局勢在不斷地惡化。一來,伊拉克的局勢始終不見好轉,美軍傷亡的人數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圍繞著伊拉克戰爭的戰爭撥款,也在美國國會處于激烈的討論當中。如何推卸伊拉克戰爭失利的責任應該說是美國政府和軍方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

  現在看來,美國政府和軍方正在逐漸把這種責任推卸到伊朗身上,這對伊朗來說應該是一種很明確的戰爭的威脅。這些可以使美國爲未來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創造一個對自己比較有利的輿論氛圍。 

  戰爭威脅不等于立即的大規模戰爭 

  但這些“提醒”和“威脅”是否真的就意味著對伊朗的大規模的戰爭呢?恐怕還需要進一步討論。因爲真的發動對伊朗的大規模戰爭對美國來說不是一件小事,這個决策也不容易輕易作出。但是這種所謂的“提醒”和“威脅”如果說沒有包含任何軍事行動的意味,恐怕也不正確。因爲從美國現在在海灣地區的力量和目前美國的動機來看,不排除美國有可能對伊朗實施規模有限的或者說是“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或者制造某種武裝沖突,或者是一些具體的針對伊朗的行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