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防戰略17次提到中國 準備全球持久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4 13:58:42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左)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新版《國防戰略》。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7月31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2008國防戰略》報告,這份23頁的文件解答了包括美國軍方對華戰略在內的諸多問題。

  美國戰略體係的重要一環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2004年,美國國防部首次制定了“國防戰略”文件。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樊高月研究員認為,國防戰略(NDS)等於在“國家安全戰略(NSS)”和“國家軍事戰略(NMS)”之間增加了一個新的戰略層次。再加上“戰區戰略”(TS),美國的戰略體係從三級發展成為四級。

  國家安全戰略考慮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外交、信息和軍事力量達成國家目標,層次最高;國防戰略考慮採取多層主動防禦手段營造尊重主權的有利條件和安全的國際秩序,位於國家安全戰略之下;國家軍事戰略僅考慮如何分配和應用軍事力量達成國家的特定目標,位於國防戰略之下;戰區戰略考慮制定何種戰略概念和行動方案來實現安全政策和戰略目標,位於軍事戰略之下。樊高月認為,這四種戰略自上至下構成指導關係。

  報告明確指出防範中國

  與2004年版的美國《國防戰略》只明確提到一次中國不同,2008年版多達17次。國防大學海軍少將楊毅指出,“中國的發展不斷加快,對於美國來說,關注中國再自然不過了,這反映中國在美國地區和全球戰略中的分量越來越重。”

  在2004年的版本中,中國被列為“關鍵國家”。而2008年版中,中國同樣也被列為影響美國戰略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需要防範中國不斷推進的軍事現代化及其戰略選擇會對國際安全造成的影響。”

  不過,對於如何實現防範中國的目標,在2004年版中並無明確表述,但在2008年版中則有明確闡釋,“中國不斷推進現代化並發展軍事能力的主要著眼點是台海衝突,但這也能在其它意外事件中派上用場。美國國防部將通過引導和防範,來應對中國不斷增強的軍力及其使用方式的不確定性。”“我們將繼續改進並完善必要時對中國做出反應的能力。我們將繼續向中國施壓,要求其增加國防開支、戰略、計劃和意圖方面的透明度。我們將與美國政府其它部門合作制定一項全面的戰略以引導中國做出選擇。”

  重視對華“引導”和“防範”

  從《2008國防戰略》通篇來看,美軍的第一要務是進行針對全球極端勢力的“持久戰”,但不難看出,這份戰略雖未明言,字里行間依然把中國視為潛在的威脅。

  “ 在美國看來,中國發展對他的霸權是一種威脅,但美國對待這種威脅,不是採取過去的遏制和對抗政策。美國很清楚,這樣會把事情搞得更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正如這份報告中所強調的那樣,美國選擇引導(shape)和防範(hedge)。”國防大學海軍少將楊毅認為,引導(shape)和防範(hedge)這兩個概念對理解美國軍方對華戰略很關鍵。但他也指出,這兩個概念的內涵較為復雜,以至於很難找到中文詞匯非常準確對應翻譯其意思。

  去年,在美國一次交流期間,一位美國海軍中將告訴楊毅,“hedge”本身不是惡意的,“美方兩面下注,一方面希望中國變好,但也為另一方面做準備,萬一中國強大採取非理性、非和平、擴張性的政策,那麼美國必須做好準備。”“至於shape的意思是,美國不但要自然看中國成長,也通過努力,讓中國朝著美國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楊毅指出,不管下屆美國政府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美國軍方對華戰略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