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海軍巡邏海洋經濟區級別已提升到特混編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2 08:55:16  


中國海軍新型導彈護衛艦、驅逐艦編隊前進第二島璉。
  淺析中國海軍穿越輕津海峽

  仁宣

  2008年10月20日,日本防衛省宣布,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在19日傍晚,在青森縣龍飛崎海域的輕津海峽,觀察到中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艦共4艘。這4艘軍艦經過津輕海峽的公海區域,從日本海駛向太平洋。防衛省稱,這是首次任該海域觀察到中國海軍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編隊,“這可能是一般性訓練,但是否有其他日的尚不清楚”。同月23日韓國《中央日報》將“中國軍艦駛經日本津輕海峽”解讀為中國海軍“在確保通過南海作為進出太平洋橋頭堡”後,又試圖“通過日本海峽進出太平洋”。我們應該注意到中國海軍的此次行動向世界發出了一個很明確的信號,那就是“太平洋我們來了”。

  東海上的搏殺

  中國海軍選擇穿越輕津海峽並非只是外界聲稱的炫耀武力那麼簡單,其中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值得玩味。中國和日本兩個經濟大國目前同時面臨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能源問題,中國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是由於國內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加之多年的大規模開采,使得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發現的特大型和大型油田近乎枯竭,雖然新疆仍有較大的開采餘地,但是由於地質結構的問題使得在那裡的開采顯得極為困難。因此中國便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從石油輸出國變成了石油淨進口國,從2006年開始中國國內的石油進口量已經占到了本國石油消費總量的60%,中國開始尋求通過開發儲藏豐富的海上油田來尋求解決能源安全的問題。不過目前中國與周邊國家存在著廣泛的領土爭議,其中爭議最大的要數東海問題和南海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東海海域的歸屬問題更加吸引國人的關注。而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石油的消費百分之百需要進口,而自打中日甲午海戰結束後,在廣大日本人的思想中就把東海視為其傳統的勢力範圍。日本人寄希望於通過對東海地區豐富的海底石油資源的開采,來維繫本國的石油安全。兩個能源饑渴的東亞大國在謀求珍貴的石油儲備過程中不免要直接面臨潛在的衝突。此外,日本還是美國抑制中國海軍前出太平洋的前沿陣地,戰後為了抑制蘇聯太平洋艦隊,美國通過向日本輸出技術和武器裝備使得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海軍強國。蘇聯解體後日本強大的海上自衛隊一夜間失去了對手,對於海上自衛隊而言失去了強大的對手自身的存在價值也就大大的縮水了。因此,日本將正試圖向遠洋進軍的中國海軍視為其新的對手。雙方在這一海域的爭奪也變得日益激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美國在台灣地區問題上給中國造成很大的軍事壓力,使得中國政府一直無暇顧及東海的主權問題。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壯大,中國海軍開始逐步開始由黃水海軍向藍水海軍過度,並且越來越多地挺進潛藏著巨大油田的有爭議海域。雖然在這期間日本海上自衛隊和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艦只是在不同時間在同一海域巡弋,但是也曾發生過兩國艦只在同一海域相遇的情況。兩個敵對了一百多年且同樣渴求石油資源的國家提出重叠的油田要求,其可能產生的後果也極為嚴重。

  對中國海軍而言,三大艦隊中的兩個:東海艦隊用於對付台灣,南海艦隊經過幾次戰役已經收複了南海諸島的主權。而北海艦隊,由於俄國太平洋艦隊不再構成威脅,目前沒有明確的使命。這種改變已有幾年了,在此期間,中日各自提出了油田要求,中國艦隊多次進入日本海域,但很少引起媒體的注意。此外,琉球群島也許會成為中日海軍衝突的爆發地點。群島中間有幾個小島,國內稱之為釣魚島。日本人稱之為尖閣群島,而作為中國固有領土的釣魚島位於沖繩東南方328千米。台灣西北方197千米。中國大陸東海岸320千米。

  1996年,日本將其專屬經濟區(EEZ)擴大到島嶼之外328千米,與這個地區的中國專屬經濟區重叠。自此,在這個地區及周邊海域,中國的艦只、研究船和油田勘探船顯著增加。1998年中國成立了海警部隊,2004年三艘1500噸級的大型海巡船只中的第一艘投入使用。

  中國海軍的偵察艦“東調”232也於2000年2月在日本外海收集電子情報。其後幾個月,多艘中國海軍艦只在東海演習。最初外界推測參加演習的最有可能是“江衛”級導彈護衛艦,但是隨著“旅大”級(051型)導彈驅逐艦在演習場的出現,似乎昭示著中國政府和軍方的態度強硬程度有可能增加了。

  2003年1月在日本本島九州以南的日本海域發現解放軍“明”級常規動力潛艇。它顯然在收集電子情報和其他海洋學數據。一年後,幾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只在日本水域攔截了兩艘中國“漁船”。次年7月21日,兩艘中國海軍的非戰鬥船只駛入日本方面聲稱的所謂專屬經濟區。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連續幾周跟蹤中國的“漢”級核潛艇(編號405),跟蹤它從中國海域進入關島(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主要軍事基地)周圍的太平洋海域。回程中這艘潛艇轉向南部琉球群島的日本專屬經濟區海域。日本海上自衛隊於是接替美軍跟蹤。2004年1 1月1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一架P-3C戰機和兩艘驅逐艦跟蹤進入日本海域的405號核潛艇。

  中國在2005年1月22日派遣了最現代化和最具威懾力的“現代”級軍艦進入春曉油田水域。同年9月一個由5艘驅逐艦和護衛艦組成的特混編隊進入中日爭議海域,旗艦便是“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的137號,編隊還包括護衛艦“江湖”級515和517號,23000噸級的“福池”級補給艦886,6000噸級的調查船東調851號。後面這艘調查船2000年進入日本海域時舷號是232。這意味著東調232已經從東海艦隊劃到北海艦隊。

  所動用艦只的級別的步步提升,從拖網漁船到護衛艦,再到單艘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再到由五艘海軍主力艦只組成的特混編隊。類似的升級還包括從漁船提升到軍用的海洋調查船。此外,中國監視日本的領海並不限於艦只或潛艇。2005年,日本航空自衛隊聲稱中國空軍的電子偵察機十次在沖繩上空收集雷達情報。這其中更早的日本沒有公布的監視還不算在內。雖然監視雷達的型號和位置不能確定,《簡氏雷達與電子作戰系統》2005~2006版上列出J/FPS3是一種防空雷達。三菱生產的這種相陣雷達波段在10-40兆赫茲之間。日本被中國暗中監視的還有其他偵察和空中交通管理遠程雷達。(未完待續)(來源:《航空世界》雜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