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預計新能源將成崛起亮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1 13:28:48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一季度,國內宏觀經濟出現回暖跡象,是流動性充裕下的幻覺還是真實的信心恢復?今年以來,滬深股指分別大漲44.6%和56.16%,是曇花一現的超跌反彈還是牛熊轉換的振盪築底?長沙晚報報道,5月30日,由湘財證券、中國農業銀行、華菱集團和新湖中寶聯合主辦的“2009湘財證券資本市場趨勢論壇”在長沙舉行,多位重量級專家對此進行了分析。 

  新能源行業有望唱主角 

  “對比信貸、消費、就業等主要指標,投資中國風險最小,海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有信心。”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分析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康認為,決定資本市場大趨勢的還是基本面,股民投資應該堅持“十二字”方法──長看基本、中看政策、短看技術,即長線取決於基本面,中線受政策面影響,而短線進出則參考技術面。 

  對於市場最為忌諱的“大小非”解禁,李康有些不以為然。他繪製的“大小非”解禁分佈圖顯示,今年7月和10月的解禁量最大,主要是工行、中行等國企佔比較大,而中央匯金大舉拋售的可能性較小,從長遠來看,“大小非”解禁對於市場的影響力日漸減小。 

  針對宏觀經濟的走勢,李康分析影響中國經濟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宏觀經濟因素、政策面因素以及場外因素。他指出,拉動GDP的要素還是“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目前看來,提振消費的難度比較大,主要是在消化庫存;進出口發生了巨大的結構性變化,未來或許有所作為;投資最能立竿見影,4萬億元投資計劃關鍵在於落實。值得一提的是,繼互聯網、房地產之後,風能、核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的興起和推廣,有望成為經濟崛起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將率先走出困境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同樣看好中國經濟,他表示:“從信貸、就業兩大主要指標看,中國經濟暫現底部。國內裝備製造、鋼鐵、汽車、造船等產業由於政府大力扶持,將迎來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中國經濟將在全球率先走出困境。” 

  與此同時,陶冬提醒預期過於樂觀的投資者,雖然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經濟體,要真正從金融危機乃至經濟衰退的泥沼中走出來,至少還要半年以上的時間。他認為,經濟危機使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就此改變,而中國以出口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也將隨之改變,消費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核心動能,尤其是中國農村巨大市場的撬動,將使得未來中國的消費發生結構性巨變。他預言:“中國將在202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