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雷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將建大預警架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0 11:20:44  


 
  記者:中國雷達兵對祖國的國土防空作出了很大貢獻,有沒有一些具體的事例可以給我們介紹的?

  藍院長: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98年有個德國人駕駛一架輕型飛機降落在蘇聯紅場,這一天是俄羅斯的邊防軍人日,放假,是俄羅斯雷達兵的一個恥辱。無獨有偶,在2000年,英國有兩個飛機愛好者駕駛輕型飛機,從越南方向進入我國,剛剛進入,就被我們的雷達監視系統發現了,當時,在北京指揮所值班的就是我們的老院長李克勤,果斷指揮航空兵起飛,把這兩家飛機迫降在稻田裡,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我們的“千里眼”是很亮的。

  適應未來信息化作戰 邁向海陸空天一體大預警架構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軍事變革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世界各主要國家為了贏得未來戰爭的主動權,正在加緊推進軍隊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軍事威懾力和部隊戰鬥力。未來的戰爭形態將是全新的信息化戰爭,戰場上的對抗將是信息化作戰的對抗。而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也是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預警體系從陸基雷達為主的“小預警”向陸海空天一體的“大預警”轉變。

  記者:為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的發展,空軍雷達學院在學科的設計調整上,有沒有一個長期的戰略規劃?

  藍院長:我們的發展戰略,主要表現為兩句話:突出信息化,強化大預警。突出信息化是指,所有的學科都是信息化的學科,培養的人才都是信息作戰急需的人才。強化大預警,以前我們說到雷達,都是強調在機器化平台為中心,更多強調單部雷達的性能。在信息化作戰中,則強調體系對抗,因此,單部雷達好是沒用的,必須要陸海空天一體,成體系,這是大預警的概念。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理念的變化,從平台中心轉到體系中心。在學校的辦學定位上,提了三句話,叫“立足空軍、面向全軍、服務國家”。立足空軍因為我們是空軍院校,雷達兵以及國家的預警監視系統是以空軍為主體。“面向全軍”按照大預警的體系架構,必須要歸口三軍預警監視的人才。“服務國家”我們的監視系統和雷達系統它本身就是一個平戰結合的系統,因此我們強調應對多種威脅,特別是非戰爭軍事行動當中,我們要有更多的服務個國家的理念。在學科的調整上,我們也是提出三句話,一是鞏固陸基,我們的傳統優勢就在於陸基雷達。二是發展空基,隨著大預警體系的構建,空中平台越發重要。三是瞄准天基,未來的空軍發展戰略應該是空天一體的,我們要占領太空這個制高點,我們對學科專業系也進行了調整,加強了這些專業人才以及理論的儲備。

  記者:現在隨著國外科學技術的發展,包括一些隱身技術的不斷更新,雷達以及預警系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適應未來越來越複雜的信息化戰爭,在學院的科研發展上,有沒有一個新的發展計劃?

  藍院長:因為軍隊院校和地方院校不同,軍隊院校的科研更多的不是在設計製造。在科研成果上我們強調“三貼近一聯合”科研工作指導思想,貼近裝備、貼近作戰、貼近教學,熬聯合科研。按照這個科研思想,這幾年我們主要在大預警上做一些前沿性的研究。有些科研項目得了國家技術發展一等獎,還有一批發明專利以及一些非常領先的專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