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活雷鋒中西有別 華人在美做義工的施與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9 10:10:07  


加州洛杉磯14歲的劉雅懷(左)在浙江義務教英文。
紐約華人馬宏儀、馬宏晉、馬宏祺(後排右起)三姊弟是資深義工。圖為他們在辦公室接待捐款者。
  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美國人的義工服務精神聞名於世,美國義工遍地開花無處不在,他們以當義工為榮為樂,樂於無償奉獻已成為美國社會特有的文化內容,義工精神融入美國文化,深植大眾的價值觀念中。美國人做義工不分年齡、種族和貧富,許多人不論工作與否,只要有時間,就很樂意奉獻時間、精力、才能與金錢,幫助有需要的人和服務小區。
 
  據美國《世界周刊》報道,美國遍地義工,是什麼原因讓美國人願意無償付出?他們從中得到什麼好處?義工精神對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何種影響?《世界周刊》近期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多位華人義工,在暢談中西“活雷鋒”觀念不同之處的同時,他們分享了各自的心得體會。 

  全民化義工現象令中國媽媽印象深刻 

  蔣江敏因為丈夫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斯隆管理學院做訪問學者,有機會和女兒一起從中國大陸來到波士頓生活學習一年。作為一位“攜女隨夫到美國生活的中國媽媽”,美國人熱衷做義工的現象,給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在大陸報章圖文並茂發表相關報導,介紹美國的義工情況。她指出,美國某些學校做義工可以算學分,表面上看以做義工來掙學分似乎有點功利,其實不然。它清楚表明美國社會的一種價值取向。 

  蔣江敏在文章中引述華盛頓無黨派智庫“城市研究所”一項研究指出,55歲以上的美國人,在退休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對社會生活做出巨大貢獻。其它美國老人還為教會、慈善機構和文化場所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在某種程度上,做義工是美國大學的敲門磚。蔣江敏指出,美國大學的招生準則,特別看重考生是否有為他人提供無償服務貢獻的經歷,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最受青睞,而不是唯成績論英雄。名牌大學如此,普通大學就更不用說了,因此這也是許多中學生爭著做義工的重要原因。 

  活雷鋒 中西觀念大不同 

  曾有不少中國大陸移民特別愛用“活雷鋒”和“雷鋒精神”來稱呼在美國所見的義工和義工精神。每當遇到好人好事,第一反應就是“美國也有活雷鋒”。 

  大公無私是雷鋒精神的精髓。有人指出,將美國的義工精神與“雷鋒精神”混為一談,是解讀錯誤,因為雷鋒精神與美國的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追求個人利益和幸福天經地義,美國義工不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而且從事義工的動機多種多樣,並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中國人形容雷鋒,總是用“貢獻”和“犧牲”;美國人描寫義工,往往用“回饋”和“分享”。 

  事實上,美國人做義工,個人動機明顯,是一種就業準備或專業訓練,一舉多得,學本事,長經驗。雷鋒助人為樂,樂在助人。美國人則享受義工之樂,樂在義工活動的有趣和好玩,如博物館、植物園和文藝社團等,樂在個人價值在義工活動中的實現,還樂在義工活動為他們贏得的尊敬和聲望。其它的研究結果顯示,退休後從事義工活動,生活更快樂、充實。另外,雷鋒“甘當螺絲釘”的精神,若在美國提倡可能會遭人嗤笑。“因為,美國崇尚的是個人奮鬥,鼓勵‘出頭鳥’。今天當螺絲釘的人,往往惦記著明天怎麼成為大引擎”。 

  綜上所述,美國的義工不是雷鋒,美國的義工精神也不是雷鋒精神,稱美國的義工為“活雷鋒”,“將美國的義工精神與雷鋒精神相提並論,實際上是中國人對美國義工概念的誤解,是用中國文化解讀美國的義工概念”。 

  “馬家軍” 發揮餘熱更充實 

  人稱“馬家軍”的美國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馬宏晉、馬宏儀、馬宏祺、馬宏鼎等兄弟姐妹都是資深義工,他們異口同聲表示,退休後做義工生活更充實、更快樂。 

  馬宏晉說,該會命名第二春的含意,是指銀發族退休後仍“有用”,幫助大陸失學貧童重返學校,“用我們的第二春來換取他們的第二春”。愛基會注重人的品德和素質,從教育入手,希望潛移默化,花時間修補那些受過傷害的心靈。 

  馬宏晉說,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創辦人王建曾經說過:“我們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在為自己及孩子打拼,但在我們離開世界之前,總要留一點時間及金錢,來為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打拼,這樣生命才更豐富,才更有意義。” 

  馬宏晉表示,愛基會在中國設立“撿珍珠計劃”,幫助對象是成績優良、品行良好卻因家貧無法升學的初中畢業生。該計劃發展迅速,去年已有54個“珍珠班”,今年將達到65個,遍布各省市。馬宏晉說,他們著重傳播愛的種子,教育這些孩子不要忘本,希望日後“珍珠”自立後再養“珍珠”,讓珍珠計劃薪火相傳。 

  他說,做義工不但要有愛心,還要有耐心和恒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圖任何回報,不能有任何功利思想,更不能碰到一些挫折,覺得”不爽“就放棄。馬宏晉指出,退休後仍能發揮餘熱,有能力幫助別人,而且越陷越深,欲罷不能,”原來自己還有點用,幫助那些不認識的人,覺得很欣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